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問題
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往往包括多期期權,各期期權的等待期跨越多個會計期間,如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某一會計期間的期權費用?
解答
公司應根據(jù)期權激勵計劃條款設定的條件,采用恰當?shù)墓乐导夹g,分別計算各期期權的單位公允價值。在各個資產負債表日,根據(jù)最新取得的可行權人數(shù)變動、業(yè)績指標完成情況等后續(xù)信息,修正預計可行權的股票期權數(shù)量,并以此為依據(jù)確認各期應分攤的費用。對于跨越多個會計期間的期權費用,一般可以按照該期期權在某會計期間內等待期長度占整個等待期長度的比例進行分攤。
解讀
對于權益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不確認其后續(xù)公允價值變動;對于現(xiàn)金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確定成本費用和應付職工薪酬。
對于授予的存在活躍市場的期權等權益工具,應當按照活躍市場中的報價確定其公允價值。對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期權等權益工具,應當采用期權定價模型等確定其公允價值。
在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應當根據(jù)最新取得的可行權職工人數(shù)變動等后續(xù)信息作出最佳估計,修正預計可行權的權益工具數(shù)量。在可行權日,最終預計可行權權益工具的數(shù)量應當與實際可行權工具的數(shù)量一致。
問題
上市公司大股東將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按照合同約定價格(低于市價)轉讓給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上市公司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解答
該項行為的實質是股權激勵,應該按照股份支付的相關要求進行會計處理。根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及應用指南,對于權益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記入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不確認其后續(xù)公允價值變動。
解讀
例:金鵬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了一項股份轉讓協(xié)議。該協(xié)議規(guī)定:2008年1月1日,公司的40名銷售人員必須為公司服務3年,才能在期滿時,將金鵬公司持有的華達公司的股份以每股5元的價格每人受讓100股。公司股票在股份授予日以期權定價模型估計授予的此項期權公允價值為估計為15元,公司的股票面值為1元。
第一年,1名銷售人員離開了公司,公司預計3年中銷售人員的離開比例將達到10%,即實際行權人數(shù)估計為40×(1-10%)=36(人)
2008年12月31日,當期應當確認的銷售人員費用:36×100×15×1÷3=18000(元)
借:銷售費用 18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8000
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guī)定,以上財稅差異屬于可抵扣暫行性差異,假設企業(yè)所得稅稅率按25%,所得稅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4500(18000×25%)
貸:所得稅費用 4500
第二年,銷售人員中有2名離開了公司,公司估計銷售人員將達到15%,即實際行權人數(shù)估計為40×(1-15%)=34(人);
2009年12月31日
借:銷售費用 16000(34×100×15×2÷3-18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6000
納稅調整:年終申報所得稅時,納稅調增16000元。所得稅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4000(16000×25%)
貸:所得稅費用 4000
第三年,又有1名銷售人員離開,實際行權人數(shù)為36(40-1-2-1)人。
2010年l2月31日
借:銷售費用 20000(36×100×15-34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000
納稅調整:年終申報所得稅時,納稅調增20000元。所得稅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5000(20000×25%)
貸:所得稅費用 5000
Copyright © 2000 - m.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