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地產價格之所以迅速上升,不是一個簡單市場機制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過渡干預造成的競爭機制不健全打擊投機需求——海內外經濟學名家清華縱論房價迷局
應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邀請,數位海內外經濟學名家聚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專題研討“宏觀經濟是否過熱”,并縱論當前房價迷局。如果說名家們的觀點有什么共識的話,基本上都主張打擊投機需求,改變貸款體制、投融資體制的制度性弊端。
李稻葵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松供給 嚴需求
房地產問題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不僅僅是短期的問題。這個問題上,中國經濟要特別特別地警惕,因為非常容易造成長期的隱患。這個問題上,亞洲國家只有新加坡沒有犯錯誤,其他國家都犯錯誤了。該怎么辦呢,需要從機制上解決問題。要松供給,嚴需求。供給方面要適當地放松,并不是完全地放松, 以此大大緩解價格上升的壓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泡沫。需求要控制,對于一些住房的需求,長期投資的需求,我覺得是完全合理的,它是形成合理價格的基礎,這并不會引起泡沫。主要控制的是短期需求、即投機性需求,這是泡沫形成的根本因素。控制投機需求最有力的方式并不是物業(yè)稅,也不是控制利率,甚至不是控制貸款的首付比重。這些對于長期需求的影響遠遠大于對短期需求的作用, 對短期需求作用不大,甚至是刺激了它的上升。因為這些措施有信號意義,表示政府要收緊房地產行業(yè)了, 而過去的歷史表明, 大多數情況下,由于政府的政策不恰當, 政府收緊房地產的結果是短期價格上升。 控制短期需求最有力的政策是對短期交易的增值要征稅。比如說買了房子,五年轉手的話,要收30%增值稅。這是違反市場經濟規(guī)律嗎,不是的,即便在美國也是有這樣的稅,如果七年之后賣的話,不收增值稅,如果七年之內賣,收增值稅。
徐滇慶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教授:
解決房地產問題要打擊投機需求
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可以分正常需求和投機需求。投機需求又可以分很多。如果說房地產過熱,我們要真正要防范的是泡沫經濟,防范由泡沫經濟導致金融危機。泡沫經濟的基礎是投機需求。投機需求買進一項東西的時候,它的目的不是消費,而是出售,因此價格越高越有人買,最典型的就是股票和房地產,很容易大起大落。
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價格之所以迅速上升,不是一個簡單市場機制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過渡干預造成的競爭機制不健全。最近有人問我,聽說央行要漲房款的首付,從20%提高到50%,我一聽,只有四個字回答,叫“胡說八道”,牛頭不對馬嘴,根本錯了,我們打擊的是投機,而不是打擊正常的需求。為什么購房貸款要首付20%?根據大量數據統(tǒng)計,如果首付有20%的話,銀行房貸的不良貸款率可以壓到0.5%以下,再往下沒有什么意義了,對于增加銀行的穩(wěn)定沒有幫助,或者說幫助很不明顯。但是,大幅度提高房貸的首付標準卻打擊了老百姓的正常需求,同時也損害了銀行的正常業(yè)務。一般的購房貸款是銀行的主力項目,通常壞賬率很低,是優(yōu)質可靠的。升到50%,就把我們的銀行搞死了。如果這樣做就搞錯了打擊目標。所以,政策判斷錯了,就全錯了。我們一定要對癥下藥。如果盲目地引進一個政策,可能帶來惡果,以后要引進十個政策來修補。
張立群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
控制房價關鍵要控制投機需求
城市的房價在今年第一季度漲得比較多,房地產投資的增長幅度是下降的。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是跟土地有關系的,因為這個效果是滯后的。房地產開發(fā)商從拿到地、建房、到賣房,有四五年的周期。2003年控制土地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呈現出來。北京市今年新招標的幾塊地,價格已經很高了?梢哉f,土地因素對房地產市場是很剛性的約束。
從產業(yè)發(fā)展來看,競爭越來越激烈,行業(yè)利潤率比較低,但是房地產利潤率是比較吸引人的。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投資房地產,效益會更高。資金對高效益的追逐會不斷地升溫,容易導致金融與房地產結合的泡沫,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
如果房價繼續(xù)快速上漲,會導致兩個問題:一個是社會矛盾加劇,一個是城市化進程受到一定扭曲。房價直接上漲會把越來越多的人擋在買房群體之外,F在具備買房能力的家庭數量不是很大,反對房價上漲的呼聲當中,包括有社會不公平的情緒。如果不加以控制,有可能從經濟問題變成政治問題。這也是關注房地產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房價和地價是相輔相成的,高地價必然會變成高房價。在這個背景下,開發(fā)高檔住房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因為地價很高,在高價土地上,開發(fā)低價住房,不是必然的選擇,必然的選擇是開發(fā)豪宅。與此同時,城市郊區(qū)的一些貧民區(qū)也會發(fā)展起來,城市住房的差異會導致城市整體的面貌出現一種不平衡。國外大城市我們也看到這樣的情況,像紐約、巴黎,也有一些貧民區(qū)和郊區(qū)比較混亂的區(qū)域,F在高房價的狀況持續(xù)下去,對城市化健康推進也是很不利的。
現在控制住房價,或者說控制房地產方面的泡沫,從控制貨幣供給角度是不夠的,關鍵還要控制對于住房的需求。住房的需求現在是一個最主要的方面,買房的需求偏大,這是基本的判斷。現在有很多方面的討論,很多人認為,因為房地產商追逐高收益,就是不賣房。為什么其他的都是買方市場,在房地產市場就是一個賣方市場呢。這是供給不足,就像80年代買電視機,那時候得靠票,那時候賣方說了算,F在是房子不夠,現在是賣房說了算。為什么當年有爛尾樓,那時候的買房的需求沒有起來,F在的需求起來了,一方面是生活水平改善,這占一定的比例;另外,是出于投資,我有住房之后,我再買一套住房,或者轉手,或者出租,我從其中獲利。還有一些是炒作型的需求。我今年買,兩年后賣,中間賺一大筆,還有拆遷的被動需求。
也就是說,現在的住房的需求,還是很大的。穩(wěn)定房價的一個重點是穩(wěn)定住房的需求,我們要把它和擴大消費的理念比較正確地協調起來。不是說擴大消費,我們各方面都要改進,買房的需求要適度鼓勵。現在不是刺激買房的需求,而是要控制。要不然,房價降不下來。我們要采取措施,比如說是不是對短期轉手的住房收益征收比較高的所得稅?總之,要把那些投機性需求控制住。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經濟系教授:
投資怕的是投錯地方
中國現在有沒有錯誤的投資呢?投資增加不等于經濟過熱,GDP不變的話,意味著消費放慢了。剛才提到了房地產,有一部分房地產價格確有上漲,但也有一部分沒有。我舉個例子。1994年我在廣東買一個房子,我1996年開始賣,現在還沒有賣掉,房價掉了一半。你說房價全面上升,還不是。房價上升不是全國性的,只是一些大城市。為什么價錢沒有辦法上升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地產商賺錢了以后,立刻多建。我那一個房子的小區(qū)說建一期的,現在已經建到第九期了。所以,價錢就沒有辦法上去了。
我另外一個經驗,我在香港買了一個房子,1996年向銀行貸錢后自己再投資了幾十萬買的,一年之后賣掉賺了100多萬,為什么呢?因為1994年與1995年間香港政府干預樓宇,增了很多限制,開發(fā)商不愿意蓋房子了,所以,兩三年后我的樓價上漲。所以,那時政府干預對我是最有利的,因為我的房子可以賣掉。根據實證研究,經濟增長對房價的增長率是有影響的,但房地產價錢的上升對經濟增長是沒有因果關系的。經濟上去,房價會上去,房地產商以為把樓價推高上去,就會把經濟推上去,但是經濟學里面沒有這一個必然的結果。
中國政府投資教育占GDP的比例還不到4%,全世界比較發(fā)達國家是5%至8%左右,中國相對來說是非常低的。1995年是2.8%,現在是增加了,但是投資的地方不對。投資教育是好的,但是看用在什么樣的地方。我去過廣州大學城,我覺得很漂亮,但是真的是浪費資源,很多地方老師不愿去哪里教書,所以空房子多。投資在教育應該是投資在人身上,投資房子不是說沒有用,但是不是主要的,把教師的薪水提高,教出好學生來,這有長遠的好處。中國所謂投資過熱,過熱不怕,怕的是你投資在錯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