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會計網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期貨交易所保證金充抵業(yè)務處理問題探索

2008-06-20 13:51 來源:何曉東

  多年的改革開放,孕育了今日中國資本市場蒸蒸日上,衍生產品蓬勃發(fā)展的新局面。在理性經濟人思維和資本運作理念的雙重驅動下,期貨市場的交易者實行資本收益最大化和備用融資渠道的雙通道政策。保證金充抵業(yè)務作為低成本的融資渠道備受期貨交易者的青睞。然而,有關保證金充抵業(yè)務的會計制度建設遠遠滯后于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難以真實、完整地反映業(yè)務信息。如何彌補會計制度的“供給”與實務工作的“需求”之間的“時滯”,成為我國會計制度制定者的當務之急。

  一、保證金充抵業(yè)務會計處理現(xiàn)狀

 。ㄒ唬┍WC金充抵業(yè)務的經濟實質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的《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和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會計準則》在會計信息質量方面均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即企業(yè)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對經濟業(yè)務實質的把握是正確進行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前提。

  我國《期貨交易管理條例》規(guī)定,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保證金分為結算準備金和交易保證金。結算準備金是未被合約占用的保證金,交易保證金是已被合約占用的保證金(《期貨交易所管理條例》(修訂案)第六十九條)。保證金充抵業(yè)務指的是具備期貨交易資格的交易會員提出申請并經期貨交易所批準,將持有的有價證券移交交易所,作為其履行保證金債務的擔保行為?捎糜诔涞直WC金的有價證券主要是經過交易所認定的標準倉單和可流通的國債(《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會員通過保證金充抵業(yè)務可以獲得一定數(shù)量的保證金充抵資金,該資金只能用作交易保證金(《期貨交易所管理條例》(修訂案)第七十四條)。雖然保證金充抵資金的用途是作為交易保證金,但是其在性質上并不等同保證金,因為保證金必須是會員提交的貨幣資金。

  通過保證金充抵業(yè)務,交易所將與保證金充抵資金有關的收益權轉移給了充抵人,但是卻保留了與保證金充抵資金有關的風險。這就是說,保證金充抵業(yè)務實現(xiàn)的僅僅是保證金充抵資金使用權的轉移,而不是所有權。從業(yè)務實質來看,保證金充抵資金是交易所以其自有資金作為充抵人履行期貨合約的擔保,而賦予充抵人繼續(xù)從事期貨交易的權利。保證金充抵資金的可計量特征和經濟收益特征彰顯出其資產屬性,其本質上是交易所應當收取而未收取的保證金。

  (二)對現(xiàn)行會計處理方式的評析

  我國商品期貨交易所現(xiàn)行的保證金充抵業(yè)務會計制度制定于2000年。在實施之初,這些會計制度很好地履行了規(guī)范交易所會計核算和披露的責任。然而,隨著我國期貨行業(yè)的發(fā)展和會計準則體系的更新,這些會計制度針對的對象和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難以繼續(xù)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1.賬外備查還是賬內核算。我國現(xiàn)行的會計制度規(guī)定保證金充抵業(yè)務采用備查簿方式進行會計處理,即設置有價證券備查簿詳細記錄用于充抵保證金的有價證券的價值、實際核定的保證金額度和有價證券的處置等情況。在我國期貨行業(yè)發(fā)展初期,保證金充抵業(yè)務被定性為偶發(fā)事件而未納入日常會計核算范疇,僅以備查方式進行處理。然而,隨著期貨交易者素質的提高,保證金充抵業(yè)務的好處已得到市場共識。保證金充抵業(yè)務無論從數(shù)量上還是金額上都呈現(xiàn)出加速增長的趨勢。實行備查簿方式的理由已經不復存在。

  保證金充抵業(yè)務的發(fā)展對其會計處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活動過程中能夠用價值量表示的方面就是會計的對象(吳水澎,1981)。保證金充抵是一項經濟活動,它實現(xiàn)了經濟資源之間控制權和使用權的交換,這種交換是通過以貨幣計量的價值量的轉換來實現(xiàn)的。而復式記賬是反映經濟活動中價值運動來龍去脈的技術方法(吳水澎,1998)。因此,反映和監(jiān)督保證金充抵業(yè)務的最佳技術方法應當是復式記賬。

  2.表外披露還是表內披露。我國會計制度規(guī)定,交易所必須將充抵保證金的有價證券的性質、金額等重要信息在資產負債表補充資料中予以披露。表外披露與賬外核算是相輔相成的。隨著會計處理方式的變革,會計信息的披露方式也應當做出相應調整。

  從會計憑證到會計報表實際上是會計資料逐步系統(tǒng)化和逐步深化的過程,也是會計數(shù)據轉換為會計信息的過程(吳水澎,2003)。表內披露和表外披露的區(qū)別在于表內披露的信息需要經過會計確認。但是,即使經過會計確認,也并不意味著必然在表內披露,披露與否取決于會計目標。然而,無論是受托責任觀還是決策有用觀,都強調信息必須如實地反映經濟資源的流動。在保證金充抵業(yè)務中,充抵人提交有價證券,從而獲取充抵一定金額保證金的權利,但是這種權利是以交易所自有資金的擔保為前提的。因為,如果充抵人在期貨交易中違約,并且以其有價證券處置款履約后仍存在缺口,那么交易所就必須以自有資金代其履約,此時交易所資金的流出就是其前期擔保行為的結果。將保證金充抵資金納入表內進行披露,一方面充分反映了交易所對其受托經濟資源的使用情況;另一方面清晰勾勒出交易所資金的流動軌跡。

  二、保證金充抵業(yè)務會計處理

  探索保證金充抵業(yè)務的會計處理方法,需要解決三大難題,一是如何將保證金充抵資金代表的權利或義務作為會計要素加以確認;二是如何進行會計計量;三是如何在會計報表中進行披露。

 。ㄒ唬┍WC金充抵業(yè)務的會計確認

  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guī)定,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2.持有至到期投資;3.貸款和應收款項;4.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

  保證金充抵資金在性質上是交易所應收而未收的交易保證金。交易所對交易保證金實行的是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即每日閉市后按照當日結算價計算會員應交納的保證金金額。因此,交易所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保證金”科目采用的是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為了保持計量口徑的一致性,保證金充抵資金也應該采取公允價值計量屬性進行核算。而且,用于充抵業(yè)務的有價證券在活躍市場存在報價并且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因此對保證金充抵資金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客觀條件也滿足。

  保證金充抵資金的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使得其不能劃歸貸款和應收款項類。保證金充抵業(yè)務因為主要被用于解決臨時性資金困難,鮮有持有到期的情況,因而也不滿足持有至到期投資金融資產的條件。實際上,保證金充抵資金應當屬于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因為交易所在辦理保證金充抵業(yè)務之后,與應收而未收保證金相關的投資收益完全轉移給了充抵人,然而有價證券貶值的風險卻由交易所承擔。風險屬性是保證金充抵資金的主要特征。出于有效管理和控制風險的目的,保證金充抵資金應當被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ǘ┍WC金充抵業(yè)務的會計計量

  1.業(yè)務發(fā)生時的初始計量。期貨交易所可接受經認定的標準倉單和可流通的國債充抵保證金。用標準倉單充抵保證金的,交易所以充抵日前一交易日該標準倉單對應品種最近交割月份期貨合約的結算價為基準計算價值。用國債充抵保證金的,交易所以充抵日前一交易日該國債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較低的收盤價為基準計算價值(《期貨交易所管理條例》(修訂案)第七十二條)。然而,無論是倉單還是國債,其充抵保證金的金額不得高于以下標準中的較低值:一是有價證券基準計算價值的80%;二是會員在期貨交易所專用結算賬戶中的實有貨幣資金的4倍(《期貨交易所管理條例》(修訂案)第七十三條)。

  2.后續(xù)計量。會計的本質職能是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衍生產品由于其與生俱來的風險性,注定了其市場價格波動的劇烈性,因此按照資產負債表日結算價計量的保證金充抵資金和按照充抵日結算價計量的保證金充抵資金在金額上可能存在巨大差異。為了真實地反映交易所可實現(xiàn)的應收保證金充抵款,有必要在報表日按照有價證券的公允價值進行再計量和披露。鑒于衍生產品市場價格圍繞著現(xiàn)貨價格波動并收斂于現(xiàn)貨價格的特性,可將報表日標準倉單對應品種最近交割月份期貨合約的結算價作為公允價值,國債則以報表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較低的收盤價作為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

 。ㄈ┍WC金充抵業(yè)務的披露

  保證金充抵業(yè)務披露的主要目的是將保證金充抵資金的信息傳遞給信息使用者,以便其在全面了解交易所資金分布動態(tài)和結果的基礎上,做出正確判斷。因此,在資產負債表中選擇正確的會計科目就顯得非常重要。

  1.現(xiàn)有爭議。保證金充抵資金是交易所的應收款項,所以學者對在資產負債表中采用“應收保證金充抵款”進行披露毫無異議,分歧主要集中在保證金充抵資金對方科目的披露上。一種觀點認為,保證金充抵業(yè)務的對方科目應當是“應付保證金——結算準備金”,理由是納入“結算準備金”科目披露能夠正確地反映出報表日“應付保證金——交易保證金”的科目余額、持倉量和結算價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另一種觀點認為,因為保證金充抵資金的主要用途是充抵交易保證金,因此,為了與保證金充抵資金的用途相一致,應當在資產負債表的“應付保證金——交易保證金”科目中進行披露。其實,這兩種觀點雖然都有其合理之處,但是卻存在致命的缺點。第一種觀點的主要缺點是會導致違背最低結算準備金制度①的現(xiàn)象發(fā)生。因為將保證金充抵資金納入“應付保證金——結算準備金”進行披露,有可能造成“應付保證金——結算準備金”科目余額大于結算準備金最低余額標準,但是該科目余額中屬于會員自有資金的部分卻低于結算準備金最低余額標準的現(xiàn)象。第二種觀點的主要缺點是,在保證金充抵資金部分被交易占用的情況下,剩余金額將會自動劃入“應付保證金——結算準備金”科目,從而出現(xiàn)與作為“結算準備金”披露同樣的問題。

  2.最恰當?shù)呐斗绞。既然現(xiàn)有的兩種披露方式都存在致命的缺點,那么突破舊框架尋求新的視角就顯得特別重要?紤]到保證金充抵資金在性質和用途上的獨有特征,筆者認為最恰當?shù)呐斗绞綉斒窃凇皯侗WC金”一級科目下,設立新的會計科目“應付保證金——充抵保證金”來披露保證金充抵資金。該科目余額將隨著保證金充抵業(yè)務的發(fā)生和有價證券公允價值的波動而變化。其優(yōu)點是不僅克服了原有披露方式的缺點,還一目了然地披露了保證金充抵資金的余額及其變化。

  [參考文獻]

  [1] 吳水澎。會計理論與方法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135-146.

  [2] 吳水澎。論建立有“中國特色會計理論”的理論依據[J].財會月刊,1998,7:6-8.

  [3] 吳水澎。怎樣正確認識會計的性質與對象?——兼評資金運動說[J].會計研究,1981,2:9-15.

  [4] 楊曉紅,王文哲,朱為繹。“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應用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