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降稅降費要多向日常消費傾斜
在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經濟增速下降正在對中國企業(yè)和民眾產生越來越嚴峻的考驗。為了達到經濟穩(wěn)增長的效果,今年上半年,政府出臺了諸多降稅和降費舉措,希望通過減輕消費負擔來達到促進消費的效果。
降稅降費最為直接的效果是讓民眾為消費所支付的金錢能夠有所減少,從而減輕民生負擔。但是,這半年來,盡管政策面上出現的減稅減費新聞不斷,但民眾并未產生消費支出減少的切身感受。究其原因,關鍵在于減稅減負的目標并不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內容,而是限于一些少數人享用的中高端消費。比如,今年6月1日起,我國對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在內的14種日用品下調進口關稅稅率,其中,進口護膚品關稅暫定稅率從5%調整為2%。但是,這只是政府為了促進進口而出臺的政策,它只有助于平常喜歡購買這類消費品的人群,但他們在全國的消費人群總量中只占極小一部分,更多的國內消費者日常購買的是國內產品,因此并不能從這項政策中得到實惠。
再比如,上半年最值得稱道的是三大運營商在提高網速的同時,降低了家庭寬帶費和手機流量費。我國網絡通信費之高在全球都名列前茅,嚴重地制約了“互聯網+”產業(yè)的發(fā)展,因此這一提速降費行動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但是,盡管信息消費已經成為國內消費者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它仍然不屬民眾“開門七件事”之列,因此民眾雖然感受到了網絡信息行業(yè)降費后帶來的好處,但由于它在民眾整個消費活動中并不占最主要地位,因此民眾對于由降費帶來的好處并不會產生很深刻的體會。
經濟增速下行以后,無論是企業(yè)還是政府都需要通過穩(wěn)增長來促進企業(yè)效益,保證財政支出,它們都可以通過向職工和民眾轉移壓力來減輕自己的壓力,而百姓則是這種下行趨勢下的最終“接盤”者,他們無法向其下游轉嫁危機,只能以節(jié)省自己的日常開支來對付,這對于促進消費無疑是不利的。對于普通百姓來說,衣食住行是構成其日常消費生活的核心,因此,政府的降稅降費應該更多向民眾的日常消費傾斜。當然,由于我國很多消費品的稅收是一種間接稅,民眾一般感受不到減稅所帶來的利益,根據這一情況,政府可以通過向生產企業(yè)減稅并嚴控減稅受益企業(yè)的物價,讓政府減稅減費產生的溢利盡可能多地傳導到消費者手中。
最近一年來,我國物價走勢一直較為平穩(wěn),月度CPI同比漲幅長期在2%以下。但是現在的CPI走勢平穩(wěn),是在前兩年已經很高的物價基礎上的增長,因此它并不表明目前的物價是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民眾為日常生活所承受的開支與其在經濟增速下行后的收入增加緩慢的狀況仍然是不匹配的。而在長期的經濟調控中,政府更注重對企業(yè)的幫助,而對照顧民眾利益考慮得不夠。降稅降費要更多地向民眾的日常生活傾斜,幫助民眾順利度過經濟轉型期間可能產生的“陣痛”。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完善稅收制度才是“營改增”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