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會計網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淺談權益成本的會計核算

2005-10-10 14:32 來源:

  一、權益成本核算的意義

  在傳統(tǒng)財務會計核算體系中,只核算債務資本成本而不核算權益資本(股權資本)成本(簡稱“權益成本”)的做法具有諸多弊端,如:不利于資本保全,不符合經濟學成本理論。因此,財務會計應將權益成本納入核算體系。這樣做除了克服上述缺陷外,還具有下列重要作用:

  1、使會計學利潤與經濟學利潤更加趨于一致。目前會計學利潤與經濟學利潤有較大差異,其中差異之一在于會計學中的利潤包含著股權成本,而經濟學中將股權成本和債務成本一樣視為企業(yè)的費用,在計算利潤時從收入中扣除。

  2、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協調一致。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是密切相關的學科,有關范疇應協調一致。財務會計不核算股權成本,然而在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中,早已有了股權成本的計算和分析,而且目前已將經濟增加值(EVA)作為企業(yè)財務分析的重要指標,將EVA最大化作為企業(yè)財務管理目標。經濟增加值也即經濟利潤,是扣除包括股權成本在內的全部資本成本后的利潤。財務會計的這種滯后性,嚴重影響了股權成本在實踐中的意義。

  3、股權成本核算在我國具有獨特的現實意義。由于受傳統(tǒng)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人們無償使用國家資本的觀念根深蒂固。再加上國有資本所有者缺位,國有資本流失十分嚴重。將股權成本納入企業(yè)成本核算體系,能使國家作為國有資本的出資者和其他股東一樣獲取必要的投資報酬,進而有助于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

  4、股權成本核算也是出資者對經營者的一種約束機制。將股權成本納入會計核算體系,能夠增強管理者的責任感,因為支付股東必要的資本回報是其最基本的受托責任和義務。核算股權成本客觀上將管理者的利益和股東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使管理者的報酬與其真實的經營業(yè)績掛鉤。股權成本納入會計核算后,企業(yè)的利潤不再包括股權成本,因此在實行管理者的報酬與企業(yè)利潤掛鉤的激勵計劃時,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也確保了股東投資報酬的實現。

  二、權益成本的核算方法

  1、權益成本的內涵。進行資本成本的核算,必須首先界定資本成本的內涵和外延。財務管理中一般將資本成本定義為企業(yè)籌集和使用資金而支付的費用,包括資金籌集費用和資金使用費用。資金籌集費用是指企業(yè)在籌措資金過程中為獲取資金而付出的費用,如借款手續(xù)費、股票及債券的發(fā)行費等。資金使用費用是指企業(yè)在生產經營中因使用資金而付出的費用,如支付的利息、股利等。有人指出,這種資本成本概念是站在企業(yè)的角度來界定的,不利于確定權益成本。如果將資本成本理解為企業(yè)使用資金付出的代價,那么權益成本就是企業(yè)發(fā)放的股利,而股利能否發(fā)放取決于企業(yè)的經營水平,虧損的企業(yè)顯然難以發(fā)放股利,也就無股權成本而言,顯然據此概念進行成本核算必然出現“鞭打快牛”的現象。另外,核算股權成本后,企業(yè)的利潤即為經濟增加值,以實際發(fā)放的股利為股權成本,必然又為企業(yè)操縱利潤提供了契機。因此,要合理地核算股權成本,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資本成本概念,從投資者和資金使用者相結合的角度來理解。

  資金使用者之所以要付出代價,是因為投資者要求得到回報,因此資本成本應是投資者所要求的必要報酬。這種報酬率可以理解為資金的價格,它不取決于資金使用者,而是由資本市場決定,就像商品的價格取決于商品市場的道理一樣。現代企業(yè)理論認為,企業(yè)是理性主體之間的一組契約,每個契約主體都向企業(yè)提供一定的資源,同時每個主體又都從企業(yè)中獲得資源作為回報。權益資本的提供者同其他契約主體一樣,在提供資本的同時希望獲取比機會成本更高的收益,所不同的是,其他契約主體的報酬一般在契約中事先約定,而權益資本的報酬沒有這種事先的約定。但這并不意味著權益資本沒有報酬或其報酬由企業(yè)經營情況決定,F代企業(yè)契約理論也有力地說明了權益成本像企業(yè)的其他資源成本一樣是契約主體從企業(yè)獲取的報酬。從經濟學角度講,權益成本也是一種機會成本。因為資本的稀缺性和通用性決定了投資者有多種投資途徑,一旦選擇了某一種投資途徑,則必然放棄其他的選擇,所放棄的投資途徑的收益即為投資機會成本。

  2、權益成本的核算方法。目前有如下方法供選擇:①產品成本仍然實行制造成本法,不包括資金成本,權益資本的賬務處理和債務資本一樣;②資本成本不進入產品成本,但權益資本的會計處理有別于債務資本;③將資本成本納入產品成本范圍,在此情況下,產品成本和債務成本的會計處理都應做相應的變動;④目前產品成本和債務成本的核算方法不變,權益成本實行獨特的核算方法。筆者認為,比較可行的是第四種方法,它既可以體現權益成本的特點,又不會使比較成熟和穩(wěn)定的會計核算方法發(fā)生變動。

  第四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在成本類賬戶中設“資本成本”賬戶,按資本的來源設“銀行借款”、“債券”、“股票”等明細賬戶,明細賬戶按資本籌集費用和使用費用設專欄。這樣的賬戶體系可以詳細提供資本成本情況。債務成本按《企業(yè)會計準則-借款費用》的規(guī)定處理,即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轉入相應資產的成本予以資本化,非資本化的計入財務費用,作為期間費用處理。

  權益成本受目前權益契約慣例的影響,不能采取上述方法。權益契約慣例是,權益資本報酬標準在契約中沒有具體規(guī)定,取決于企業(yè)的盈利水平和股利分配政策。按投資者的必要報酬率計算權益資本成本,只是一種規(guī)范研究結論,而目前企業(yè)并非按投資者預期的報酬率支付股利。會計應真實地反映客觀經濟的活動,因此,權益成本的核算應體現權益契約的特點,F在比較可行的核算方法是:權益成本中的資金籌集費用在實際發(fā)生時記入“資本成本-股票”賬戶,而后根據規(guī)定轉入有關賬戶中。而資金使用費用根據國家規(guī)定的方法計算后記入“資本成本-股票”賬戶,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借方。這樣,會計可同時提供企業(yè)的稅前利潤總額、稅后凈利潤以及扣除權益成本后的剩余利潤等指標。

  在權益成本核算中,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權益成本的確定。雖然美國等國家已對計算股權成本的方法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尚未有具體的成熟的方法?偟膩碇v,有兩種方式供選擇:一是由企業(yè)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等自行確定,二是由國家指定有關機構計算行業(yè)平均資本報酬率。第一種做法帶有較大的主觀性,也不符合市場決定資金價格的原理,故筆者贊同第二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