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經濟學的研究表明,有三種類型的不完全契約事項導致了在契約發(fā)生爭議時,需要一套合理有效的履約機制作為其執(zhí)行基礎:由于外生契約因素影響了當事人的履約能力,締約的一方當事人欲解除其履約責任;一方利用缺少契約風險管理條款的機會來嚴重影響另一方的利益;一方由于利潤減少而想終止契約而不是基于履約困難(Alan Schwartz, 1990)。就使用了會計數據、會計程序的會計契約而言也是如此。根據會計契約的履行需不需要司法權威的介入,會計契約的履約機制可以分為強制履行機制和自我履行機制兩個基本類型,其中前者以法律上的司法直接參與為基礎,后者則依賴于會計契約的內在機理構造來自動實施,其各自具有的比較優(yōu)勢決定其分別適合于不同類型的會計契約履行,而介入會計契約強制履行機制與自我履行機制之間、需要第三者進行仲裁的仲裁保障機制對會計契約的合理、有效執(zhí)行也是相當重要的。
一、會計契約的強制履行機制
會計契約的強制履行機制實際上是指一種法律機制,因為會計契約的履行主要依賴于法律的權威與裁決,不容契約參與者對法律權威展開談判。從經濟學的觀點看,法律是一種通過第三方實施的行為規(guī)范,其機理在于法律本身也可以通過博弈形成(Basu, 1998),因而法律既可以通過改變博弈結構如當事人的選擇空間、收益函數來改變博弈的均衡結果,也可以通過不改變博弈本身來改變博弈的均衡結果,這主要是通過改變個人行動的預期來實現的。然而,法律本身作為一種不完全契約,當將其作為其他契約的強制選擇性權威時,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擁有其剩余控制權(即對法律未作規(guī)定或規(guī)定模糊的地方作出司法解釋的權力)的司法部門有一個適當的出發(fā)點,就此而言,有兩種競爭性的法律契約理論給出了不同的要求。傳統(tǒng)法律契約理論認為,法庭在對注定是不完全的契約進行裁決時,所需要強調的是提供“公正”的契約條文來填補契約的“空隙”,而法和經濟學理論(法律經濟學)則認為,法庭作為裁決方不應該直接以公正性作為判斷標準,而應該在考慮各締約方簽約意圖的基礎上,以減少交易成本、簽訂經濟上有效率的契約為前提。而出發(fā)點不同,對法律強制機制的功能及其效率的認識就存在較大差異。我們認為,法律機制作為一種強制性的會計契約履行機制,其功能在于提供一種契約爭議私下解決的參照物,而并不是非要直接參與會計契約糾紛的調解與平息不可,其效率也不在于直接帶來多少履約成本的節(jié)約,而在于因其威懾和參照系統(tǒng)的作用而減少了多少本來需要在法庭解決而實際上在法庭外就解決了的會計契約糾紛。因而我們的觀點是,法律作為會計契約的強制履行機制,需要對公正性目標與效率目標兩者加以適當兼顧。
法律機制的功能服務于契約法的基本目標:使各締約方能實現其私人目標,其基本原理就是通過強制履行契約來增強人們彼此間的信任并由此而協調相互之間的行為,其具體的作用機理就是違約賠償條款的運用。違約賠償條款的運用首先需要辨別會計契約能否被強制履行,這就涉及到免責條款的判定,一般來說,如果契約當事人違約是因為受到另一方的強迫、意外事件使得履約不可能和沒有必要而不能有效履約,那么法律上就不可強制履行契約。一旦會計契約(如債務契約、經理契約等)通過司法辨別可以被強制履行,就需要對適用的違約賠償機制進行選擇,而違約賠償主要有三種形式,即向前看的損失補救賠償、向后看的或遠矚的衡平賠償及帶有懲罰性質的超額賠償。當違約損失易于判定且違約影響范圍較小時,補救賠償就是適當的,它適合于違約“私害”的賠償;當違約損失不易被判定且違約影響范圍較大、時間較長時,通過“禁令”形式的衡平賠償就是適當的,它適合于“公害”的賠償;而當違約性質惡劣、易于造成對法律權威的藐視或挑戰(zhàn)及對后續(xù)性契約行為有不良的導向性影響時,超額賠償機制就是適宜的。就會計契約而言,通過貸款形成的債務契約、通過私募方式簽訂的股權契約以及經理契約,其違約損失適合于損失補救賠償機制的強制執(zhí)行,而通過公開發(fā)行債券形成的債務契約及通過公募方式形成的股權契約,則適合于衡平賠償機制(禁令形式)的強制執(zhí)行,而無論哪種形式的會計契約都有可能受到超額賠償機制的制約而被強制執(zhí)行。
法庭在會計契約的強制履行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取決于法庭執(zhí)法時所依持的法律契約理論依據。在傳統(tǒng)的法律契約理論下,法庭對會計契約的強制執(zhí)行主要是試圖對其中不完全的契約條款提供公正的契約條文,然而單純地強調契約條款的公正性易于導致法庭執(zhí)行錯誤的契約條文;而在法和經濟學的觀點下,法庭則傾向于在考慮各簽約方的締約意圖的基礎上,對注定不完全的會計契約提供有效率的契約條款來彌補會計契約的不完全性,但是法官的有限理性及其會計專門知識的可能缺乏有可能導致其采取被動的戰(zhàn)略,即要么對不完全的會計契約不予執(zhí)行而置之不理,要么將不完全會計契約視為完全會計契約來處理,在少數情況下也可能主動對不完全的會計契約進行完善,就最后一種情況而言,當把不完全契約當作完全契約的被動戰(zhàn)略無效時,法庭通過以契約方不可辨別的“意圖”作為裁決的基礎。同時,法庭通常只將其自己限制于執(zhí)行契約字面的內容即所謂的明示條款上,并且非常小心地做出意向性的推論,當它們實施裁決權時,就往往被要求遵循簡單的規(guī)則,而且在以后的時間里對相類似的情況也盡可能簡單地遵循那些規(guī)則。例如,法庭在因會計規(guī)則的變化而使得原先按該會計規(guī)則計量的會計數據為基礎的會計契約變得不可履行而發(fā)生糾紛時,法庭很可能簡單地要求各締約方遵照老會計規(guī)則的規(guī)定來執(zhí)行??偟膩砜矗ㄍピ跁嬈跫s的強制履行過程中,其基本功能是對不完全的會計契約進行完善,其基本原則是,誰能夠以較小的成本避免會計契約履行的失敗,其損失就應該由誰來承擔,而其策略則往往是被動的,這種策略對法庭而言,我們認為,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好處,一是避免因對會計專業(yè)知識及其相關知識的不熟悉而對會計契約的強制執(zhí)行出現更加顯失公平、更加沒有效率的裁決,二是節(jié)約規(guī)范會計契約條款的各種成本。另一方面,法庭采取被策略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庭在日益復雜的商業(yè)、技術環(huán)境下,明顯地不夠老練,專業(yè)知識的匱乏使其不敢過分、不加限制地利用其擁有的“法律剩余控制權”,“法庭被動地對待,因為其不知如何積極反應”(Alan Schwartz, 1990)。由此,我們可以推論,要使會計契約強制執(zhí)行機制的運行更加完善、有效率,在實務中就需要組建具有會計專門知識及其他相關專門知識的專業(yè)性法庭。這也是專業(yè)化知識分工在現代法律與契約經濟條件下的必然發(fā)展結果。
二、會計契約的自我履行機制
契約的自我履行機制在經濟學中比其法律強制履行機制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這與經濟學重視契約自由、重視市場機制作用的傳統(tǒng)有關。契約(協議)自我執(zhí)行機制(self-enforcing mechanism of contracts or agreements)的研究,長期以來就受到了經濟學家們的關注,如哈耶克(1948)和馬歇爾(1949)就認為,在沒有任何第三方執(zhí)行者的情況下, “信譽”和商標名稱就可以成為激勵確保契約績效的私人手段。其后,經過研究契約自我履行機制的、包括B. Klein(1978、1980、1981、1990)、Lester, Telser(1981)、K. Leffer(1981)、Kreps,D and R. Wilson(1982)、Kreps, D., P. Milgrom, J. Roberts and R. Wilson(1982)、Macleod(1984,1987,1988)、Carmichael(1989)、Fudenberg和Tirole (1991)等在內的經濟學家們的不懈努力,至今已取得豐富的研究成果。在經濟學中,契約的自我履行機制以信譽機制、聲譽機制、市場自動實施機制、內在保障機制等形式的范疇出現,其共同特點是強調達到某種狀態(tài)的契約具有內在的機理,能夠使契約能夠自我執(zhí)行,不需要外界力量的直接參與,并具有較嚴格的假設條件要求,法律機制在此僅起輔助性作用。作為現代契約的一種基本類型,會計契約的履行也更多地依賴其內在保障機制的作用而自動執(zhí)行,如果搞清楚了一般契約的自動實施機制并結合會計契約的一些特點加以擴展,那么我們就可以構建一個會計契約的自我履約機制框架。
?。ㄒ唬嬈跫s自我履行機制運行的基本條件:計量功能悖論與重復博弈條件與一般契約一樣,會計契約要能夠自動地實施,其本身必須是各締約博弈參與方通過博弈所達成的處于納什均衡狀態(tài)的契約性協議?,F代非合作博弈論的研究表明,如果一項契約或協議不能構成納什均衡,它就不可能自動實施,因為納什均衡的內涵意味著,給定其他博弈參與方都遵守這個契約或協議對每個參與方規(guī)定的行為規(guī)則,某一個參與方就沒有積極性去背離它,否則其利益將因沒有遵守對其所要求的行為規(guī)則而受損,反過來,如果一項契約或協議沒有處于納什均衡狀態(tài),那么至少會有一個參與方違背這個契約或協議而使其福利得到改善。這也就意味著,會計契約只有在其處于納什均衡狀態(tài)或接近于納什均衡狀態(tài)時,才能在不需要外界力量直接參與的前提下自動實施,同時也意味著,此時的納什均衡狀態(tài)是一種帕累托最優(yōu)的境界,遵守會計契約所確定的契約當事人行為規(guī)則是一種帕累托改進,因而自我履行的會計契約就應該是這樣的一種契約:即在契約中,締約主體發(fā)現符合其最佳利益而去做別人所希望他們做的工作,這就需要契約當事人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理性作為基礎。
就會計契約而言,其自動實施一方面需要對各締約主體的貢獻和報酬進行清楚地界定與計量,因為會計資料是締約主體(如經理)發(fā)展歷程及其聲譽的一項重要記錄,另一方面如果會計契約(如經理契約)能夠自動實施,那么它就可以有效地抑制締約主體的偷懶行為,從而降低了對直接計量締約主體貢獻的需要,進而節(jié)約會計計量成本,于是就產生了一個關于會計計量功能在會計契約自動實施機制中的“計量悖論”,即一方面會計契約的自動實施需要會計的計量功能,另一方面會計契約的自動實施卻減少了對會計計量功能的需要。這個“計量功能悖論”(a paradox of the function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在會計契約的經理契約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就經理契約的計量而言,要對企業(yè)高層經理的投入要素即貢獻進行直接計量是相當困難的(如 CEO、CFO等),但我們可以將經理契約設計成一種能夠自我實施的契約,來促使他們?yōu)槠髽I(yè)契約藕合體做出貢獻,因為“在自我推行協議(契約)中,每一方單方面地決定是否繼續(xù)或終止與其他方的關系。當且僅當終止的當前利潤超過繼續(xù)(履行契約)所得到的期望現值時,他才會終止,沒有外部干預地去推行協議、決定是否有破壞行為、估價損失和強加處罰。”另一方面,經理的工作性質和人力資本投資特征,加上在契約中涉及到其他締約主體的隱私,這將使得經理契約的外部履行變得非常困難,只有當對其所做出的貢獻、應得利益和契約履行情況記錄可以取得時,通過法律機制來實施契約的外部履行才有可能,由此引起的法律紛紛才可以依據會計文件、憑證和已簽訂的合同等加以解決。我們認為,會計計量是會計的基本功能和會計契約能夠自動履行的前提之一,對像經理契約、審計契約這類主體締結的契約,需要盡可能解決其計量問題,當然這是會計界的一個難題,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單一計量方法是完美的,例如沒有一種會計指標或生產指標如股票價格、每股收益、投資報酬率、產品市場占有率、現金流量、銷售增長率和成本降低率等,可以完美地計量出經理付出的努力,這就要求會計界在解決好經理的努力與計量的成果間關系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其他計量手段。
如前所述,會計契約能夠自動履行是因為它處于或接近了納什均衡狀態(tài),而處于納什均衡狀態(tài)的契約或協議是一種“可自我執(zhí)行的協議”(self-enforcing agreement),因此會計契約能夠自我履行的一個前提就是,它首先必須是一種可自我執(zhí)行協議,而可自我執(zhí)行協議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前提條件,其中之一就是重復博弈條件的滿足。這里,我們先對可自我執(zhí)行協議的條件進行探討,然后再討論會計契約重復博弈的時間、信息要求。
為討論可自我執(zhí)行協議,我們作如下假設:
令uj為締約一方在簽約時間j的凈收益,T為契約終止的時間。由于契約的終止既可能是任何締約一方的自愿終止,也有可能是因為締約雙方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發(fā)生導致了終止。為分清楚其各自的時間特點或條件,我們對上述契約終止的兩種可能原因分開討論。首先討論外在因素導致的契約終止情況。為此,還需要作如下假定,令t為契約的持續(xù)時間,pt為契約終止于t的概率,既然T是由契約雙方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而使契約終止的時間,那么pt就并不取決于契約各方的收益,但契約終究會終止,因為(式中的pt即為pt)。再令qt表示契約持續(xù)時間超過t的概率,那么qt=(式中pj為pj)。契約的預期持續(xù)時間,或持續(xù)時間的期望值E(T)將滿足下列公式:
E(T)==(1)
從公式(1)可知,E(T)可以是無限的。另一方面,如果契約終止于時間t,那么契約方在開始簽約時(j t)的收益即uj并不取決于t.為計算契約方的收益的期望值,我們定義st為:st=。這就是說,如果契約的持續(xù)時間為t+1,那么契約的執(zhí)行將給契約帶來的凈收益之和為st,而由于貼現的原因,uj的現值將j的增加而減少。獲得st的概率為pt+1,因此,st×pt+1即為契約持續(xù)時間t的凈收益期望值:
E(u)=(2)
由以上討論可知,只要沒有這種超出契約雙方的外在因素的發(fā)生使得契約終止,那么這種契約就是一種可自我執(zhí)行的契約。
下面討論第二種情況,即契約關系的終止是由于契約的一方認為終止契約是自己的利益所在(出現這種局面是因為發(fā)生了最初締約中沒有預期到的外在因素)。令 ut為契約一方在時間t決定終止契約的凈利益。再令ut=(0,…,0,ut-ut+1-ut+2,…),契約一方在t+1以后決定終止契約的凈收益為u + ut,上標t表示違約發(fā)生的時間,因此,終止契約的凈收益期望值為:
E(u+ ut)=E(u)+qt ut-(3)
我們從公式(3)可以推知,維持契約關系的收益要大于終止契約關系的利益,其條件必須是:
E(u+ ut)-E(u)=qt ut-(4)
公式(4)實際暗示著我們,欲使這個契約變成是可以自我執(zhí)行的,必須決定是否存在著一個滿足上式的效用序列使得E(u)的值充分大,事實上,上式實際上就是一個可自我執(zhí)行契約的必要和充分條件。
從以上對可自我執(zhí)行契約的討論可知,對于可自我執(zhí)行契約來說,一方是否違反契約條款的規(guī)定取決于締約方的“個人計算”,違反契約的收益是否大于或小于由于被另一方發(fā)現自己的違約行為,從而終止契約所帶來的未來收益的貼現值,故只要違約的現期收益大于終止契約帶來的遠期連續(xù)收益的貼現值,該締約方就會選擇違約。這就意味著,如果契約交易關系不能在將來重復進行,未來收益的貼現值微不足道的話,那么違約成本就非常低,雙方選擇違約的概率就很大。因此,要使契約能自動地履行,簽訂契約的博弈就必須重復進行,參與人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在一次性博弈中,當事人是不會講信譽的,只有在多次博弈中,參與博弈的人才會有足夠的耐心關注其未來的收益,此時信譽機制才會起作用,契約才能自動履行。由此,我們可以歸納出會計契約自我履行機制能夠運行的幾個基本條件:參與會計契約博弈的各締約方要有足夠的耐心;締結會計契約的博弈必須重復進行;會計契約博弈參與方必須重視其未來利益,即連續(xù)未來收益的貼現值必須足夠大;締約當事人的不誠實行為能被及時觀察,由此引伸出信息公開制度與信用報告制度的需要;作為會計契約基礎的會計數據的提供與加工必須講信譽,即會計契約必須以會計本身的契約誠信為基礎。
?。ǘ嬈跫s自我履行機制的具體作用機理:私人懲罰與履約資本會計契約的自我履行是以締約當事人的聲譽資本(reputation capital)作為基礎的,當聲譽資本價值的收益超過了違約行為、偷懶和當前行為中錯誤的利益時,聲譽的損失威懾就可促使其自動履約,而聲譽資本的積累則是以當事人過去的行為記錄和履約歷史情況如誠實、誠信情況為基礎的(Fama, 1980)。另一方面,在會計契約如經理契約中,一個不好的聲譽記錄將導致該締約當事人獲取持續(xù)的未來交易(如企業(yè)經理的持續(xù)受聘)變得十分困難,這實際上是通過締約相對人對違約方交易關系的終止,即采用所謂的“冷酷戰(zhàn)略(grim strategies)”來實現的,尤其是當有健全的信用報告制度時。這種通過交易關系的終止和信用報告制度的信息傳遞功能來促使當事人履約的機制,就是一種私人懲罰機制的形成,它構成了會計契約自我履行機制的具體作用機理。私人懲罰機制重要性在于,它能將聲譽資本損失強加給企圖欺騙、具有機會主義行為傾向的交易者身上,它實際上界定了契約交易關系的“自我履約范圍”。私人懲罰機制賴以為基礎的是聲譽資本損失的兩種具體形式,一種是與交易者交易關系終止有關的未來損失,尤其是這種交易契約含有關系型專用投資時,另一種則是與交易者在市場上的直接聲譽貶值有關的損失,這種市場上直接聲譽效應導致了該交易者在未來與他人交易時的成本增加(B. Klein, 1990),如遭到商界的聯合抵制(boycott)等。一個人聲譽資本價值的大小構成了他或她的私人履約資本范圍,由于一個人生命周期的有限性、財富積累的有限性以及聲譽作用的時空范圍局限性,私人強制實施的履約資本總是有限的,當條件發(fā)生變化而存在“自我履約范圍”之外的區(qū)域時,違約現象仍會時有發(fā)生,因此提高會計契約自我履約率的一個基本思路就是提高締約當事人的履約資本范圍,或通過契約條款的規(guī)定、調整而將履約資本在當事人之間重新配置,使有欺騙、機會主義行為可能的當事人能夠重視其自我聲譽資本的維護。當然,在締約當事人的私人履約資本較小的情況下,提高會計契約履約率的另一個基本思路是提高會計契約的完全性程度,因為履約資本與契約的完全性程度呈反方向變化。
?。ㄈ嬈跫s自我履行機制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法律制度的完善與產權改革的完成會計契約的自我履行需要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作為基礎,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為締約雙方在發(fā)生契約糾紛時提供解決問題的參照基準,使各締約方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預期,并且其威懾力量的存在可以對有后契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的人產生一種事前的規(guī)制效應。事實上,在法制相對完善的國家里,契約的自我履行機制是能夠正常運行的,因為清晰的法律條款可給予人們穩(wěn)定的預期,而在法制尚不健全、還處于變動中的發(fā)展中國家里,契約的自我履行機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扭曲的,交易者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扭曲的,交易者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們對法律、法庭處理契約糾紛時的態(tài)度與結果的判斷。
產權是信譽機制的基礎(張維迎,2001),會計契約自我履行機制的運行同樣需要完善、合理的產權制度作為基礎,因為產權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給締約當事人提供一個追求長期利益的穩(wěn)定預期和重復博弈的規(guī)則。目前中國企業(yè)不講信譽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yè)產權不清楚,沒有確定的私人所有者,產權不清,企業(yè)或契約當事人就無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單方面守信也不可能從重視信譽資本中獲得利益,當然就沒有必要和積極性講信譽了。曾經有學者對西方29個國家的產權與契約制度的保護情況進行過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一個社會的信任程度與該社會對產權與契約的保護制度密切相關:對產權與契約的保護越有效,社會的信任程度就越高(Knack and Keefer, 1997)。就會計契約而言,無論是債務契約、股權契約還是經理契約等,無不需要合理、完善的產權制度作為其信譽機制的基礎,中國目前的現實情況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缺乏改革最后徹底完成的產權制度不僅導致了會計誠信的缺失、虛假會計信息的泛濫,而且因為會計信息作為會計契約履行的基礎,使得會計契約自我履行機制的正常運行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甚至破壞。從這個角度看,重建我國社會普遍缺失的契約誠信與契約信譽、扼制虛假會計信息的蔓延、促進會計契約的自動執(zhí)行等無不依賴于我國企業(yè)產權制度改革的最終完成。
三、會計契約兩種履約機制的比較與結合
法律作為會計契約的強制履行機制,其優(yōu)勢在于國家權威的存在,在于法庭被假定能夠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裁決會計契約糾紛。然而,法律對會計契約的執(zhí)行,當其所需要的條件不能滿足時,這些優(yōu)勢就會轉化為劣勢。例如,法律執(zhí)行會計契約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要求會計契約條款是完備的,事實上,會計契約難以真正完備,因而法律對會計契約的強制執(zhí)行就會難免有失公允而缺乏效率;又如,法律執(zhí)行會計契約的另一個條件是,會計契約中規(guī)定的行為在事后(ex post)不僅能被締約雙方觀察到,而且還能夠為第三方(如法庭)所確證,然而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即使履約行為能夠為締約雙方所觀察到,但卻難以為法律執(zhí)行機構所確證,所以由法律來強制執(zhí)行會計契約的成本就會很高,從而就不見得有效率。具體來說,由法律或法庭來強制履行會計契約存在如下不足之處:第一,法庭不會比締約方本身擁有更多的信息,實際上可能擁有的信息更少,這樣證據(信息)不夠,法庭可能作不出有效率的裁決;第二,法庭人員可能還不如締約方老練,會計締約經驗匱乏,因為會計專門知識的獲得成本相對較高,而會計規(guī)則的精微之處對非會計專業(yè)人員更是難以直接體會到的,因而法庭在會計契約領域內,會計知識的缺乏會阻止其作出有效率的判決;第三,法庭在裁決會計契約時,可能有他們自己的邏輯目標如公正等,法庭也很可能區(qū)分不了最優(yōu)契約的重簽和不完全契約的重簽;第四,法律通常被認為是由第三者執(zhí)行的博弈規(guī)則,這個第三者就是法庭法官和政府官員,他們也是正常的社會人,是具有理性的經濟人(張維迎, 2002),沒有所謂的超然的第三者,當約束法官的有關制度不完善時,法官也可能會有受賄等機會主義行為,這必然要影響到公正、有效率的司法判決。
與會計契約履行的法律強制機制相比,會計契約的自我履行機制即聲譽機制是一種成本更低、更有效率的一種維持交易秩序的機制,尤其是在許多情況下,當法律機制無能為力時,就更需要信譽機制的存在(張維迎,2002)。對現實的觀察表明,包括會計契約在內的契約交易關系的執(zhí)行,很少直接交由法律去執(zhí)行,大多數都是依賴于締約當事人的聲譽機制來執(zhí)行的,聲譽機制的比較優(yōu)勢也就在于此。如前所述,會計契約的聲譽機制要發(fā)揮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條件作為基礎,同樣當這些條件不能滿足時,其作用就相當有限。會計契約自我履行機制的主要缺陷表現為,一是自我履行契約會導致紛爭、引起資源租值的耗散,即會計契約的自我履行將使契約關系局部地返回到所謂的“霍布斯叢林”(Hobes Jungle),因為會計契約關系只不過具有自利本能的經濟主體實現其利益的一種手段和體現,是對人們經濟利益的一種界定、描寫與計量;二是會計契約的自我履行機制在起作用過程中,也是要招致成本的,這種成本可能使違約行為被締約雙方同時接受,受損的一方不采取任何措施回擊違約的另一方,也就是,當私人懲罰成本太大、超過其因實施懲罰所獲取的收益時,受損者就可能沒有積極性去實施個人懲罰。
法律與聲譽作為履行會計契約的兩種基本機制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它們既有相互替代的一面,又有相互補充、相互加強的一面,更多的時候是二者的相互結合運用。聲譽機制運行良好可以大大減少對法律機制的需要,節(jié)約交易成本,而沒有聲譽機制作為基礎,即使在會計契約中就未來可能的所有偶發(fā)事項訂明清楚,法律機制的運行不是不可能,就是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完善法律機制作為后盾、威懾力量存在,人們之間也沒有積極性建立信譽、利用聲譽機制來履行契約。同時,這兩種機制也有分工的一面:法律規(guī)定交易雙方權利與義務的大致范圍,而聲譽則負責法律難以規(guī)定清楚或沒有規(guī)定的狀態(tài)(張維迎,2001)。就會計契約的履行而言,一般情況下主要依靠聲譽機制來執(zhí)行,只有當簽約雙方的利益無法協調解決時,尤其是存在利益集團的尖銳沖突時,才需要法律機制來解決,通過法律來強制執(zhí)行明晰的契約條款,實際上是對通過最優(yōu)化界定契約條款的“自我履約范圍”的聲譽機制的一種補充。
四、綜合評析與基本結論
以企業(yè)契約藕合體為背景的會計契約機制,要發(fā)揮其維護交易安全與促進經濟增長的基本功能,必須要有一個合理有效的履行機制作為基礎。無論是強制履行機制還是自我內在履行機制在滿足一定條件下都可以促進會計契約機制的正常有序運行。一般來說,法律作為會計契約的主要強制履行機制,其運行成本低而執(zhí)行效率高,但法庭因為缺乏必要的會計方法與會計程序等方面的專門知識而傾向于對不完全會計契約進行簡單化處理,這可能會犧牲掉會計契約的部分經濟效率,從而抵銷了部分因執(zhí)行效率提高所增進的社會福利;反過來,聲譽作為會計契約的主要自我履行機制,在交易成本可接受的范圍內,它能夠充分發(fā)揮締約各方的談判積極性與事后的靈活調整性而提高會計契約的完備性程度,因而能夠大幅度地提高會計契約履行后的締約各方的福利,當交易成本較高時,會降低會計契約聲譽機制的自我履行效果。因此,只要將法庭執(zhí)行成本與因裁決失誤帶來的損失和締約各方事后的交易成本進行比較,就可以決定采用法律強制履行機制還是聲譽自我履行機制。但通常情況是,人們在對會計契約糾紛進行處理時,是以假定的法律強制機制存在為前提,以其為參照物,來促進聲譽機制等自我履行機制的發(fā)揮作用,所以,利用聲譽來解決會計契約的執(zhí)行是常態(tài),而依靠法庭的強制履行來維護會計契約機制則只是在必要時才進行。
綜合本文前面的研究與評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基本結論:
1.作為法律機制發(fā)揮具體作用的法庭,在對會計契約糾紛進行裁決時,應當兼顧社會正義上的法律契約理論所要求的公平目標和法律經濟學意義上的法律契約理論所要求的效率目標。從本文研究的結果看,為提高法庭對會計契約執(zhí)行的維護效果,有必要組建專門化的會計法庭,至少在實務中,應在經濟法庭中配備相關的具備基本會計理論與會計規(guī)則、會計程序與方法等方面會計知識的法官,或在必要時聘請相關專家參與司法分析。這一點在我國證券市場日益發(fā)達、契約意識日益滲透的情況下,為使股權契約、債務契約等會計契約得到切實地履行,尤為值得我們重視與考慮。
2.法庭對賠償條款的運用必須考慮到不同會計契約影響所涉及的范圍及違約損失大小判斷的難易,對分別具有“私害”與“公害”特征的會計契約分別采用不同的賠償方式。當違約損失易于判定且違約影響范圍較小時,補救賠償就是適當的,它適合于違約“私害”的賠償;當違約損失不易被判定且違約影響范圍較大、時間較長時,通過“禁令”形式進行衡平賠償就是適當的,它適合于“公害”的賠償;而當違約性質惡劣、易于造成對法律權威的藐視或挑戰(zhàn)及對后續(xù)性會計契約行為有不良的導向性影響時,超額賠償機制就是適宜的。
3.會計契約要能夠自我履行,從理論上看,必須是達到了納什均衡的狀態(tài),而這是以各締約參與方的利益達到的帕累托為優(yōu)為前提的。同時,聲譽機制要能夠成為會計契約的自我履行的主要形式,就必須處理好“計量功能悖論”所帶來的雙刃影響,必須讓會計契約成為自我執(zhí)行協議并具備相應的重復博弈條件,也就是在締約各方對未來有足夠的耐心與生命周期的不利影響之間做出仔細權衡,并有適當的信息公開制度作為基礎。
4.以“冷酷戰(zhàn)略”為特征的私人懲罰機制的運用是會計契約能夠自我執(zhí)行的重要具體機理,這需要會計契約各交易方積累足夠的履約資本,即在會計契約交易范圍內投入了足夠多的專用性資產,在市場信息交流比較充分的情況下,私人懲罰機理的作用在于,一旦違約,另一方通過終止與其交易將使其專用性資產變得毫無價值,同時通過將違約方的違約信息廣泛對市場公布,這將提高其參與未來締結會計契約的成本。
5.法律制度是聲譽機制能夠發(fā)揮作用的最終盾牌,產權制度的明晰與產權分割的個人所有是人們誠實履約的最終利益所在。因此,各種會計契約的最終有效執(zhí)行,必須在完善的法律制度與個人化的產權制度方面有最終的突破,而這兩點正是我國目前所欠缺的,由此,我們可以毫不諱言地說,我國法律制度體系的高度完善與企業(yè)產權制度改革的最終完成之日,就是我國會計契約履行效率大幅度提高之日,也就是我國社會目前所普遍缺失的契約誠信歸來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