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jiān)會有關負責人日前關于“正在和有關部門溝通出臺一攬子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表態(tài),引發(fā)了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期待。證監(jiān)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要適應居民收入增長和社會保障改革的要求,進一步優(yōu)化資本市場稅收環(huán)境,重視資本市場投資回報,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參與經濟發(fā)展和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機會。
印花稅:降低稅率是國際趨勢
證券交易印花稅是針對證券交易發(fā)生額征收的一個稅種。對于中國證券市場而言,印花稅是政府增加稅收收入的手段,也是政府調控股市的重要工具。自1990年開征印花稅以來,我國已進行了9次印花稅率調整。
來自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2005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征收額為65.3億元。當時,A股市場處于一輪大熊市的末期,成交極為清淡,出于“救市”的考慮,印花稅稅率也降到了較低的水平。
2006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征收額為179.46億元。由于成交量持續(xù)攀升,再加上印花稅稅率的大幅調升,2007年國家總共征收的證券交易印花稅金額達到1945.15億元。
2008年,A股步入熊市,但成交量仍相對活躍,全年共計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979.16億元。2009年,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征收額為510.47億元。2010年,市場環(huán)境不佳,但征收額仍有544.17億元。
2011前三季度,證券交易印花稅平穩(wěn)增長,完成收入370.95億元,同比增長2.4%.
從國際上看,世界各地股市的印花稅政策千差萬別,但從成熟、運作良好的證券市場來看,實施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以及不把印花稅政策作為調節(jié)股市波動的行政手段,是其共同特征,逐步降低和取消股票印花稅是大勢所趨。1999年4月1日,日本取消包括印花稅在內的所有交易的流通票據轉讓稅和交易稅。2000年6月30日,新加坡取消股票印花稅。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多次表示,取消交易印花稅有助于刺激金融產品買賣的成交量,這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發(fā)展趨勢,希望香港財政司考慮取消印花稅。印花稅對稅收貢獻輕微,目前有的產品在交易所買賣需收取印花稅,但場外交易則不用收取,導致一些投資者選擇不通過該所進行買賣。
紅利稅:涉嫌重復征稅
“在征收紅利稅的情況下,分紅事實上是把一部分股東權益轉化成了政府稅收,這是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證券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義相說。
近年來,每年的全國“兩會”上都有取消紅利稅的相關提案和建議。2010年全國政協(xié)委員、證監(jiān)會主席助理朱從玖在《關于優(yōu)化資本市場稅收政策促進直接融資發(fā)展的提案》中,建議免除個人投資者、基金收到現金分紅后繳納的所得稅,以消除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重復征稅及稅負不均的問題。
朱從玖認為,現金分紅重復征稅,不同投資者之間的稅負不均,影響了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積極性,也影響了證監(jiān)會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政策效果,建議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協(xié)商解決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重復征稅及稅負不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