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短時間的停頓和調整,眼下不少銀行又推出了款式多樣的理財產品。隨著加息后投資者對理財收益預期提高,銀行的理財產品格局也發(fā)生了較大轉變。原先只要略高于存款利率就備受追捧的理財產品,已難以吸引老百姓,為在競爭中吸引更多投資者,最近新出的銀行理財產品不約而同地提高了預期收益。
加息免稅,投資者預期看高
“8月15日利息稅就要降到5%了,與存款相比,原先設定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優(yōu)勢已不明顯了,所以目前我們新設計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要比同檔次存款利率高得多。”杭州某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理財師介紹,“而之前,因理財產品能規(guī)避利息稅,收益率只要比存款利率略高一點,就會吸引較多儲戶購買!
“選擇理財產品關鍵是收益要高。”一位姓沈的儲戶面對銀行理財產品推介時做出這樣的回答。
事實上,現(xiàn)在投資者不僅把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與銀行存款比較,而且還會參考基金的收益。昨天,記者看到,在建行一家營業(yè)網點,一位儲戶在資料架上取下各種不同理財產品的宣傳小冊子后,便坐在一旁的休息區(qū)認真閱讀和比較,上面有幾個新發(fā)基金的產品介紹,當她看到大多基金產品許諾的預期收益可能高達百分之幾十,而不是大多數(shù)銀行理財產品能預期的個位數(shù)時,她對到期的一筆存款是買理財產品還是基金拿不定主意。的確,自去年以來,基金收益已壓得銀行理財產品難以抬頭。很多鐵桿的理財產品投資族已“倒戈”成為基民,而利息稅大幅降低之后,銀行理財產品與存款相比又喪失了一個比較優(yōu)勢,要想吸引客戶,銀行不得不提高收益率。
固定收益型產品受沖擊
應該說,加息免稅,目前銀行推出的各種理財產品中,固定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產品受到的沖擊最大。之前年收益率3.5%左右的理財產品就會受到追捧,但現(xiàn)在這個收益要想吸引客戶已變得十分困難。盡管眼下一部分固定收益產品仍略有競爭力,其收益率仍在“雙率”調整后的同期儲蓄利率之上。如興業(yè)銀行“萬利寶”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4.2%.但在加息預期背景下,這個收益率顯然吸引力不大。
杭州一家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個金部有關人士表示,隨著央行加息,央行票據(jù)等收益水平也會提高,下期固定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肯定也會提高。但由于本次央行降低利息稅幅度較大,相當于填補了儲蓄與理財產品15%左右的收益差空間,因此新推出固定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上升幅度,可能不及儲蓄收益的提升幅度。
銀行系產品悄然謀變
目前,一年期儲蓄實際收益已達3.16%,銀行系產品的優(yōu)勢已越來越小。在競爭激烈的理財市場,高預期收益的產品,將成為銀行未來營銷重點。
據(jù)悉,自2004年以來,歷次加息都催促銀行系產品提高收益。據(jù)相關統(tǒng)計表明,本輪加息中第一次上調利率是2004年10月29日,將利率由1.98%提高到2.25%,同年底,廣發(fā)、光大、華夏、中信等7家銀行的29只理財產品中,其許諾的預期年收益率基本在2.5%到3.0%的區(qū)間,只有幾只略微高于3.0%.
但從2006年2次上調利率之后,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開始“水漲船高”,出現(xiàn)了8.0%、10%這樣的高收益產品。去年年底,某銀行更推出一款預期收益高達25%的產品。今年以來,隨著銀行系產品投資范圍的放寬,預期年收益突破10%已成為常態(tài)。
在競爭壓力之下,固定產品收益率或許吸引不了投資者,銀行下階段的營銷重點可能更多地將轉移到“打新股”、“基金組合”、“股票掛鉤型”等預期高收益的產品上。“因為這樣的產品收益設計空間更大”,我省一位銀行業(yè)資深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