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賬簿中常見的一些虛假情況主要發(fā)生在記賬、算賬、轉賬、結賬、報賬等過程中,主要有涂改賬目、惡意改賬、做假賬、不正當掛賬、業(yè)務不入賬、賬賬不符、賬證不符、賬表不符、抽動賬頁、毀滅賬簿記錄、提前結賬等辦法。下成我們就從十個方面來具體闡述:
一、涂改、銷毀、損壞賬簿
同類似涂改憑證的方法來篡改有關賬簿,有的則故意制造事故,造成賬簿不慎被毀的假相,以達到掩蓋不法行為的目的。
例如,某省的稅務機關決定對某企業(yè)進行稅務稽查時,該企業(yè)卻發(fā)生了火災,燒毀了部分財務資料,事后經查卻發(fā)現,該企業(yè)想借意外事故來掩蓋其財務舞弊行為。
二、不按規(guī)定登賬
在登記賬簿的過程中,不按照記賬憑證的內容和要求記賬,而是隨意改動業(yè)務內容,故意使用錯誤的賬戶,使借貸方科目弄錯,混淆業(yè)務應有的對應關系,以掩飾其違法亂紀的意圖。
例如,某企業(yè)下屬的幾個業(yè)務部門在經營上都實行了承包責任制,即年底完成公司所定的任務,即可以作為提拔、晉升、發(fā)獎金的前提條件。該企業(yè)一業(yè)務部經理在年底將近時,眼看無法完成公司合同所定的任務,即私下找主管該部門會計核算的會計人員,許以重金,要求其在登賬過程中作一些改動。會計人員允諾,年終,該部門經理如愿以償地被提撥為該公司副總經理。
三、不正當掛賬
掛賬作假就是利用往來科目和結算科目將經濟業(yè)務不結清到位而是掛在賬上,或者將有關資金款項掛在往來上,待時機成熟再回到賬中,以達到"緩沖",不露聲色和隱藏事實真相之目的。
例如,稽查人員在查閱某企業(yè)賬目時,發(fā)現該企業(yè)12月份"商品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賬戶較以往各期發(fā)生額大,經查閱明細帳,發(fā)現"應收賬款"明細賬中未作登記;槿藛T根據賬簿記錄調閱有關記賬憑證,發(fā)現有五張憑證內容全部相同,均為: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經審查,上述五張憑證均未附任何原始憑證,虛列收入200萬元,五筆業(yè)務在"庫存商品"明細賬和"應收賬款"明細賬中均未作登記,準備于下年初將上述分錄作銷貨退回處理。該企業(yè)承包人為了在承包期內拿到承包獎金,虛增當期利潤,并采用掛往來賬的手段掩蓋其不法的目的。
四、收入不入賬
這類現象主要指財會人員隱匿收入,不報賬、不交公而私自占用。主要手段有:
1.對于罰沒款、管理費和上級拔款等,不報賬、不上交、私自扣留。
2.對于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收取的現金回扣和銀行存款,按應收賬款長期掛賬、伺機挪用或侵吞。
3.在銷售貨物、提供勞務,特別是出售賬外廢舊物資時,采取少計價款,不開發(fā)票,不入賬等方式直接侵吞。
4.在一些商業(yè)零售及服務企業(yè),由于不是每筆業(yè)務都開發(fā)票,票面金額則可能小于實收金額,柜臺人員按票面金額報交收入,侵吞差額款項。
五、結賬作假
這類手法主要是指單位在結賬及編制報表的過程中,通過提前或推遲結賬、結總增列或結總減列和結賬空轉等手法故意多加或減少數據,虛列賬面金額,或為了人為地把賬做平,而故意調節(jié)賬面數據,以達到不法目的。
例如,某企業(yè)為了申請銀行貸款,但有多項指標不符合貸款的有關規(guī)定,于是總經理與財務經理商量之后,由財務部負責對本企業(yè)的賬面進行一些"微調",以達到銀行貸款的條件,于是財會人員便利用倒軋的方法,虛列利潤,從報表入手至賬簿、憑證,調整企業(yè)所需的一系列數據。
六、賬賬不符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賬簿與賬簿之間存在一定的勾稽關系,如總賬與明細賬余額相等且余額方向一致;所有資產總賬余額與負債和權益總額必須相等,一些單位由于會計核對不合規(guī),往來債權、債務長期不清,加上會計人員對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的學習理解不準確,賬賬不符的現象十分嚴重。
例如,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企業(yè)壞賬準備等必須按企業(yè)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的一定比例(如3‰)計提,審計人員在檢查某企業(yè)壞賬準備賬簿時,其余額為20萬元(全部為當月計提數),經查企業(yè)應收賬款當月末余額為4000萬元,按3‰計算應計提壞賬準備為12萬元,很明顯壞賬準備賬簿余額與應收賬款賬簿余額對應關系不正確,多計提8萬元,加大了成本,虛減了利潤。
七、賬證不符
根據財會制度的規(guī)定,一切賬簿記錄都是根據會計憑證登記的,會計憑證與會計賬簿二者之間應當完全相符。但現實生活中,會計賬簿與會計憑證不符,多記、少記、重記、漏記、錯記等造成會計信息虛假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如某企業(yè)的出納人員和會計人員合謀,采用收入現金時賬簿金額小于收款憑證金額,付出現金時賬簿金額大于付款憑證金額,并同時少計或多計相對應會計科目,不破壞會計平衡的手法,來達到貪污現金的目的。
八、賬實不符
根據國家財會制度的規(guī)定,有關存貨、貨幣、固定資產、債券等實物資產,其賬簿記錄必須與實物保持一致。但各單位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卻十分突出,有的有賬無物、有的有物無賬,還有的賬物不符,這種混亂的情勢是非常容易給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如某企業(yè)倉庫保管員早已將庫中的一些物資私自盜賣,收入落入自己的口袋,而財會簿上這些物資卻依然存在賬上,庫管人員正是利用本企業(yè)這種較差的內控制度,來達到個人不法目的。又如審計人員在檢查某糧食企業(yè)時,賬面庫存雖存有100萬斤,但實際庫中糧食大部分已被盜賣,收入已經挪用無法收回,為應付審計人員的審計,該企業(yè)竟借其他單位的糧食來頂庫存。
九、賬表不符
根據國家財會制度的規(guī)定,單位的賬簿金額應與報表對應的資產、負債、權益、收入、費用等項目金額相符,但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許多單位的賬簿與會計報表存在出入,有時大相徑庭。
如有的企業(yè)為了應付國家關于國有資產的清查檢查所委托的會計事務所的審計,而虛列報表的一些項目,為自身粉飾一件非常華麗的外衣,造成賬表不符,擾亂國家管理的惡劣后果。
十、設置賬外賬
雖然國家三令五申嚴令禁止賬外設賬,但一些單位置國家規(guī)定于不顧,采用虛列費用等多種方式,套取資金,另行設賬。以記錄不法經濟活動。關于賬外賬,主要有以下幾種:
1.賬外現金賬和銀行存款賬,即小金庫賬;
2.賬外資產賬,即小倉賬;
3.賬外成本、權益,利潤賬等。
如某公司設置兩套財務賬冊,私設小金庫,用于年末職工獎金和福利費支出,有的企業(yè)搞賬外經營,最常見的就是以各種名目將資金套取出來,另行開設賬戶進行經營,整個經營活動另設賬簿核算,未反映在法定賬冊內。如某企業(yè)以私人名義開了10個儲蓄存款賬戶和銀行存款賬戶,將大量資金轉至企業(yè)財務大賬之外的私人賬戶,用來進行一些非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