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我國首次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工作的截止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截止4月2日申報結束,全國各地稅務機關受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人數達到160萬人。這一數據,與有關財稅專家此前預估的國家稅務機關重點掌控的高收入人數約在600萬至700萬人之間有很大的差距。顯而易見,絕大多數的高收入者并沒有參與個人所得稅的自行申報。
下一步稅務部門會出什么招?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去年11月6日發(fā)布的《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規(guī)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納稅申報,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一方面,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如果納稅人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另一方面,按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規(guī)定,據有關媒體報道,一些地方的稅務機關開始鎖定一些高收入者進行談話,甚至有的城市已經將證券業(yè)列入重點監(jiān)控行業(yè),還有的城市在申報期未到時就已經到證券公司調查12萬元收入申報個稅情況。
把個稅申報的目標鎖定在證券業(yè),以為股民都發(fā)了財似的,因而把股民作為個稅申報鎖定的對象,這無疑是一件令股民深為反感的事情。同時作為稅務機關來說,這也是不明智,甚至是不理性的。
不錯,在過去的一年里,股市行情確實是很火爆,一些投資者也確實是賺了錢,甚至足以讓稅務機關的領導干部與工作人員染上“紅眼病”。但如果稅務機關的同志如果因此而“盯上”了股民的話,那我們的稅務同志就顯得太愚昧無知了。正如時下的投資者教育所宣傳的一樣,股市是一個投資的場所,而不是一個發(fā)財的場所。如果我們的稅務同志認定股民都發(fā)財了,那么,我們該不該認為稅務的同志太不理性、太愚蠢了?!不錯,2006年行情是火爆,是夠威夠力的了。但這樣的行情,在中國股市十幾年的歷史上也就這么一次。并不是每一年的股市行情都這樣火爆。實際上,在中國股市的歷史上,也還有2001年下半年以來的大熊市,廣大的投資者因此損失慘重,有的甚至還因此家破人亡。作為稅務的同志來說,在把眼睛盯向股民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把自己那雙并不明亮的甚至是蒙朧的眼睛睜得再大一些,把中國股市上的事情看得更全面一些?雖然不少投資者在2006年里賺了錢,但這一年投資者所賺的錢根本就難以彌補此前幾年投資者的虧損,一些老股民,甚至就是在2006年這樣的大牛市里依然還沒有解套,他們仍然還虧損著呢!所以,如果我們稅務機關的同志,眼里只看到賺錢的股民而看不到虧損的股民,只看到股市行情好的年份卻看不到行情不好的年份,那么,我們稅務機關的同志們的眼睛就太成問題了,完全就是畸型。
不僅如此,作為稅務機關來說,如果是把眼睛盯在股民的身上的話,那也太不識時務了,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因為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按照現在的稅收政策,股票投資所得是不交所得稅的。所以,就算稅務機關的閑人多,有事無事地把股民“請”去談話,但那也只是填填表格而已,實際上是不可能有稅收所得的。并且,從法律上來說,股民炒股票的錢是其家庭的共同財產,作為稅務機關的同志來說,卻硬要把這股票投資所得算在股民一人的身上,這是不是一種踐踏國家法律的行為?而且就是從稅務機關撈好處的角度來看,把目光盯著股民也是不劃算的。因為股民不申報個稅,并不存在影響稅收收入的問題,因此,即便是稅務機關想罰款,那最多也就是1萬元的上限。而如果要是其他的高收入者,那么多罰個幾萬元錢并不存在任何問題。
并且,就是著眼于未來,也不應該把目光盯在股民的身上。有一種觀點認為,讓股民填報個人所得,這是對股民收入的一種摸底,以便哪一天推出資本利得稅時,就可以掌握稅源情況了。這實在是一種刻舟求劍的愚蠢之舉。股市的行情是千變萬化的。股民2006年能賺12萬元,這并不表明他2007年也能賺12萬元,更不表明他2008年可以穩(wěn)步上漲賺15萬、20萬,實際上,到2009年他虧20萬都是很正常的。因此這樣的摸底何用之有?而且,對股票轉讓所得征收資本利得稅,這至少在最近幾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一旦真的開征資本利得稅,那么股市因此出現崩盤也是很有可能的。那就別說投資者有什么“所得”了,屆時,不僅稅務部門收不到所得稅,就連印花稅也要大幅減少了,上市公司的融資甚至都會出現問題。筆者相信這種殺雞也取不到卵的事情,作為管理層來說如果明智的話,是不可能做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