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獲得的一組數(shù)字令人深思:去年,地方稅務部門的稽查隊伍到企業(yè)上門檢查共計2萬多次,但是真正以偷稅立案的最后僅有309件。稅務部門頻繁稽查花費了高額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而企業(yè)對稅官頻繁造訪更是頗有微辭:得有人陪著,得好吃好喝“伺候”著,而稅官上門對企業(yè)形象造成的負面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要知道在國外稅官來了——那就意味著企業(yè)出事了。
到處都查可查不出問題,浪費資源。查稅沒完沒了,門都壞了。
上門查稅2萬次要付出多大成本?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檢查處處長邢軍昨天透露了一組發(fā)人深省的數(shù)字:去年全年,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的稽查人員上門檢查了2萬多件涉稅問題,結果只有309件以偷稅立案,立案率只有1.5%。如此龐大的上門查稅量和如此之低的立案率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這種情況下?lián)p失的人力、財力也使得稅企雙方都感到十分不滿。企業(yè)對稅務稽查員的頻繁造訪一直頗有微辭,“稅務局的人一上門,就得好好‘伺候’著,無形中浪費了企業(yè)的時間,也給企業(yè)增加了負擔�!币晃凰狡笮±习鍖Ω鞣N“大蓋帽”的頻繁造訪感到非常頭痛,“就是不請人家喝茶、吃飯,也得分出兩三個人陪著人家,稅務局的人每天在公司里,這生意也不好做�!倍从^稅務部門,稅官們也對這種“地毯式”的上門檢查感到疲憊。征稅也是有成本的,比如自行車稅,征稅成本居然達到了40%,每年收上來的稅將近一半就這樣流失了。上門查稅2萬次,需要的人力成本就難以估量,靠這樣高額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換來的稅收增長又是這樣不成比例,為了這1.5%的立案率付出如此巨大的成本究竟值不值?
立了案不查出點事下不了臺?
在這種頻繁的上門檢查中,還滋生出來一些不良現(xiàn)象。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局長王紀平坦言,過去稅務局都是直接給企業(yè)的涉稅問題立案,有的人還有這種心態(tài):既然都給你立了案,如果不查出你點問題來我怎么下得了臺?在征稅任務沒完成的情況下,一些稅務人員甚至會以“補足稅款”為目的集中清查企業(yè),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而從今年3月1日起,所有這些“不值”的行為、不滿的情緒、不良的現(xiàn)象都有可能消失。剛剛頒布的一項稅務檢查準入制度規(guī)定,今后稅務人員再也不能隨意進入企業(yè)進行稅務檢查了,稅官必須和企業(yè)盡量保持距離。據一項調查顯示,企業(yè)對這項措施的支持率竟然高達100%。
稅務檢查準入制會減少多少麻煩?
“我們作出這些程序變動的目的就是為納稅人節(jié)省時間,讓納稅人能夠盡量集中經歷致力于發(fā)展�!北本┦械胤蕉悇站志珠L王紀平談到剛剛頒布的稅務檢查準入制度時表示。今年以來,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接連進行了一系列辦稅程序的調整,其中與企業(yè)最密切相關的兩項就是信譽等級評定制度和稅務檢查準入制度的建立。而這兩項制度的核心精神就是“少給納稅人添麻煩”。據悉,這項準入制度實施之后,除了像賴昌星這樣的專案、像劉曉慶這樣上級交辦的案件,以及公檢法等政府相關部門轉辦的案件,或者提供了非常詳細證據的署名舉報外都采取“未經評估,不得檢查”的原則。稅務檢查準入制度明確規(guī)定,在稅務檢查前首先要通過納稅評估工作程序,制作《納稅評估意見書》作為約談和稅務檢查的依據;二是要嚴格執(zhí)行審批程序,審批制作《稅務檢查通知書》后方可實施稅務檢查。此前,這項制度已經在崇文區(qū)和石景山區(qū)兩個區(qū)縣進行了試點。據透露,去年稅務局曾經收到一個舉報信息,有關人員采取了先約談再立案的方式,結果被牽扯到的9個企業(yè)在一次集中約談之后有7家企業(yè)主動補繳了2800萬元稅款,而余下的兩家企業(yè)最后也被證實確實是清白的。
“整風運動”對稅官有什么限制?
檢查處處長邢軍說,稅務上存在問題的企業(yè)實際上高達80%,但這其中惡意和主觀偷漏稅的案例其實并不多,如果都加以“立案”,就一下子把稅務局和企業(yè)的關系擺到了對立面上,實行稅務檢查準入制度也是為了盡可能不立案就能解決問題。在原來的稅務部門信函中,使用的是這樣的字句:“你公司尚欠稅款……元,限你公司在……日以前必須繳納,否則罰款……元”;而今后,這種生硬的用語將從納稅人面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這樣的用語:“我們提醒您尚欠稅款……元,請按時繳納,否則會給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從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可以看出,稅務部門的服務意識正在逐步成熟。相應的,在新規(guī)定中,稅官本身作為“服務者”給予了嚴格的限制。準入制度規(guī)定,各級稅務機關對未達到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和專案檢查確定檢查對象標準的,不得以任何借口隨意到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業(yè)務場所或實施調賬檢查。凡未經批準,隨意到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業(yè)務場所或實施調賬檢查的,應責令其限期改正,對有關責任人員,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過錯責任追究;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濫用職權,故意刁難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行為,按照有關規(guī)定調離稅收工作崗位,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王紀平說,企業(yè)到一個地方來發(fā)展,首先面對的就是“納稅”,稅收環(huán)境通常是投資環(huán)境和地區(qū)競爭力的關鍵。而避免對納稅人不必要的行政干擾,徹底轉變工作方式,以“服務”為自身的工作定位,就是目前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正在追尋的目標。而“服務”的含義就是對納稅人人權的尊重和對其利益的保護。
商報鏈接地稅部門人員構成將有重大調整據透露,北京市地方稅務部門人員構成將發(fā)生重大調整,征收人員、稽查人員都將比現(xiàn)在大大減少,而評估、管理人員則將大幅度增加,形成上下兩頭小、中間大的格局,向國際通行的稅務管理模式轉變。王紀平表示,全球的稅務系統(tǒng)都是不設過多征收人員的,而是致力于信息化的稅款繳納和管理,盡力節(jié)省人力成本和盡少直接接觸納稅人。在香港,稅務局的構成是典型的棗核型結構,一個局長、一個副局長,下設總評稅師等評稅員一共3000人,而征收人員和檢查人員則非常有限。而先走電話、函告、約談的程序,最后再上門進行稅務檢查,則是世界主流的稅務工作方式。據悉,北京是全國第一個實行先評估、后審查制度的地區(qū)。過去,稅務局和納稅人之前并沒有建立起以評估為基礎的成熟電話、信函和約談制度,而經常是發(fā)現(xiàn)問題就草草立案,使雙方處于一種對立的關系之上。而此次的改變則使得二者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優(yōu)化環(huán)境加快發(fā)展--稅官不再踩爛企業(yè)門檻
上一篇:北京地稅局推出管理新舉措
- 發(fā)表評論
- 我要糾錯
- 2010-11-22·AICPA交流會(11.28上海)
- 2010-11-17·2011會計職稱備考啟程
- 2010-11-17·車船稅新政:喜還是憂
- 2010-11-15·求職最有用的金牌證書
- 2010-11-11·AICPA交流會(11.20北京)
- 2010-11-6·AICPA交流會(11.21上海)
- 2010-10-29·AICPA交流會(11.7上海)
- 2010-10-25·AICPA交流會(10.30北京)
- 2010-10-25·AICPA交流會(10.31上海)
- 2010-10-18·AICPA交流會(10.24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