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編者按:個稅免征額是常遭人詬病的話題,免征額到底定多少合適呢?這個問題如果征求我的意見,我希望免征額能隨物價變動。個稅的改革方向,我覺得有兩點應該要明確:第一,以家庭為單位征收,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大的方向;第二,考慮到家庭的生活負擔,而不是一刀切的去確定免征額。
說起個稅,大家普遍覺得這是一個心酸的話題。很多工薪族,一直都有個感覺:自己掙得不多,但個稅交得不少。總是期待著,什么時候個稅的免征額能再調高一些,讓自己個稅能再少交一點。
從過去十余年的進程來看,個稅的免征額調整過三次。最開始個稅的免征額定的是月收入800元,第一次從800元調到了1600元,第二次從1600元調到2000元,第三次從2000元調到了現在的3500元。即便是調到了3500元,在剛調的那一刻,依舊有很多人覺得,免征額還是太低了。現在呢,覺得低的人就更多了。
個稅的免征額到底定多少合適呢?這個問題如果征求我個人的意見,我的回答是,免征額是我每個月的工資數最好。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么定了,我就可以一分錢個稅都不用交,納稅人的榮譽感我寧愿不要。估計這樣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理。顯然這種心理是不符合立法的精神的,也就只能作為一個笑談。
多數的工薪族對個稅免征額都有些微詞,每個人都能對個稅免征額說出幾點看法。我歸納了一下,這些看法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1、地區(qū)經濟存在差異
我們不能否定,中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均衡,這種不均衡對個人收入的影響非常之大。在北京一個月掙10000元的工資,這個工資水平,連中上都達不到,10000元的月工資,在北京想有一個體面的生活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在西部掙10000元的月工資,就算是高收入了。所以有很多人提出,個稅的免征額,不能一刀切。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以及其他偏遠的地區(qū)應該要分開來確定。
2、以家庭為單位征收
以家庭為單位來征收,理論上更能體現出公平。如果一家子就一個人工作,和一家子兩口子都工作,這對家庭生活的水平,生活的質量影響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現在提出的個稅征收改革,方向就是由以個人為單位征收過渡到以家庭為單位征收。
3、考慮個人生活負擔
特別是一些重大方面的生活負擔沒有考慮。譬如,現在的年輕人普遍都說自己是房奴,房貸不是一個小數字,在北京要買一套房,每個月要月供七八千元。還有,有一些年輕人是從農村打拼到城市里來的,父母沒有退休工資的,還有贍養(yǎng)老人的經濟支出。再譬如,現在放開了二胎。生一個孩子和生兩個孩子, 家庭的支出負擔肯定是不一樣的。多生一個孩子,平均一個月可能就要多支出數千元。這些因素如果不考慮到個稅的免征額里面去,對經濟負擔較重的家庭是不公平的。
4、考慮通脹的因素
個人免征額在立法確定后,短期內就不會隨意更改了。不變的免征額會與每年的物價上漲形成矛盾。免征額沒有變,可是每年的物價都在上漲。工資呢,不見得隨時能上漲。在這個時候,受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稅后的錢的實際購買力是下降的。
從以上四方面,我們大致判斷,簡單地確定個稅免征額一個數,解決不了個稅征收的巨大爭議。應該怎么樣做,個稅的改革方向,我覺得有兩點應該要明確:第一,以家庭為單位征收,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大的方向;第二,考慮到家庭的生活負擔,而不是一刀切的去確定免征額。(作者:袁國輝 經授權,尊重原創(chuàng),來源:指尖上的會計)
Copyright © 2000 - m.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