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是每個企業(yè)的必修課。事實上,部分籌劃人員對稅收文件研究不夠深入,違法打稅法的“擦邊球”;有些所謂“專家”不是教納稅人在合法的前提下對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合理安排,幫助納稅人節(jié)省稅收成本,而是教納稅人偷稅,把如何偷稅說成是稅收籌劃。這些行為嚴重敗壞了稅收籌劃的形象,擾亂了稅收籌劃的市場秩序,給納稅人和國家?guī)頁p失。結果使企業(yè)付出了不菲的“專家費”,偷稅不成反賠上滯納金和罰款。
要知道,稅收籌劃有“三性”,即合法性、籌劃性、目的性,合法性排在首位,是籌劃得以立足的本質要求,違背了這一點,就談不上籌劃,就會成為偷稅。企業(yè)財務人員應分清稅收籌劃與非法避稅的界限,謹防節(jié)稅過頭成偷稅,更不能盲目的游走在法律邊緣。
下面請看李老師如何教大家“樹立納稅籌劃風險意識莫落偷稅逃稅陷阱”!
某縣國稅局納稅評估工作人員在對某企業(yè)納稅評估時發(fā)現(xiàn)該企業(yè)2015年1-6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存在明顯的稅負偏低現(xiàn)象。經過納稅人對增值稅稅負低的現(xiàn)象進行舉證及對納稅人的財務人員和老板進行約談后發(fā)現(xiàn)該企業(yè)存有如下稅收違法行為:該企業(yè)1-6月每月進項稅額與銷售稅額基本相差不大,實際是該企業(yè)的財務經理“籌劃”的結果!該企業(yè)的財務經理通過參加培訓班后聽信某“專家”“稅收籌劃”方法:將企業(yè)當月實現(xiàn)銷售收入與企業(yè)進項稅額對比,將多出進項稅額的部分轉移到下月做收入達到“避稅”的目的!
對此企業(yè)的這一行為是否違法及按何種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稅務機關也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1、一部分稅務人員認為該企業(yè)的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只要該企業(yè)將稅款補繳并補繳相應的滯納金就可以了!
2、另一部分人員認為該企業(yè)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偷稅行為應按照偷稅行為進行稅款補征、加收滯納金和罰款。
該企業(yè)稅務經理將本應在當月做收入的收入采取滯后入帳的方式記入下月,在當月來講屬于明顯的不計、少計收入及隱匿收入行為,并且每個月都有少繳稅款行為。符合稅收征管法六十三條中偷稅定義中的:偷稅主體、偷稅手段、不繳少繳稅款的三個要件一個不缺。故該企業(yè)的稅務經理的“稅收籌劃”實質就是偷稅!
經過稅務機關稅政科進行認真審理,納稅評估部門最終將該企業(yè)的上述行為定性為偷稅行為,將該企業(yè)交由稅務稽查部門進行立案查處!最終該企業(yè)被稅務機關將所有推遲到稅款所屬月份重新計算當月應該繳納的增值稅稅款,將該企業(yè)的上述行為定性為偷稅!由稅務機關追征稅款,并從滯納稅款之日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稅收滯納金并處企業(yè)所偷稅款1倍的罰款!
從此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企業(yè)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失誤就在于缺少對偷稅定義的準確理解!“專家”也沒有正確解讀偷稅的定義就盲目進行宣講是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財務經理缺乏必要的判斷標準更是企業(yè)出現(xiàn)問題的直接原因!偷稅這一看似簡單的概念其實并不是隨口說說的問題,望廣大朋友能夠認真對待,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也!
具體實操處理注意事項
一、偷稅定義:
稅收征管法六十三條如是說: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偷稅的三個構成要件缺一不可!一定要牢記!
1、偷稅的主體是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財務人員不可能作為偷稅主體)
2、必須要有所列的偷稅手段(沒有不能構成偷稅)
3、一定有不繳或少繳稅款的后果(沒有不繳或少繳稅款后果的不構成偷稅)
少了任何一個要件都不是偷稅!沒有主體不行!沒有手段不行!沒有后果也不行!
三、如果有老師告訴你的方法是符合偷稅定義的,你還迷信那樣的“專家老師”嗎?偷稅的定義是檢驗“偽專家”和所謂“稅收籌劃”的“法寶”!
如果真想偷稅里面的方法已經告訴大家了!防忽悠很重要!
辨別偽“專家”和稅收籌劃風險識別很簡單!你只要真正了解了偷稅定義就可以了!別信廣告,信法律!
Copyright © 2000 - m.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