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y1-y0為收入的變動量 t1-t0為稅收的變動量 c=a+by y1-y0=△y=-b(t1-t0)/1-b ∴800=-(-200)b/1-b ∴b=4/5 邊際儲蓄傾向為1-b=1/5=0.2 △y=-b(t1-t0)/1-b這個公式怎么推導出來的

84785020| 提问时间:2023 01/23 16:59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李老師2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中級會計師,初級會計師,CMA
這個公式推導出來是源于一般權衡理論。一般權衡理論是指當一個人面臨收入變化和稅收變化時,他的行為會隨著收入變化和稅收變化而發(fā)生變化。而以前的經濟學家早在18th 和 19th世紀就發(fā)現,當收入變化時,人們對稅收的反應可以用一條曲線來表示,也就是邊際儲蓄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具體來說,邊際儲蓄傾向是指一個人在收入變化后,他要把這些收入額外多出來的部分存儲起來,而在儲蓄之前,他必須減去稅收金額,這就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定義。邊際儲蓄傾向的公式為:△y=-b(t1-t0)/1-b, 其中b表示一個人收入變化時,對稅收的反應,t1-t0表示稅收的變化量,△y表示收入的變動量,最后的1-b表示邊際儲蓄傾向的比例。 從一般權衡理論出發(fā),在假設收入本身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稅收的變化量大于收入的變動量,那么邊際儲蓄傾向比例就會高于1,這就意味著儲蓄購物的比例也會變高。當稅收變化量小于收入變動量時,邊際儲蓄傾向比例就會低于1,也就是說,儲蓄會變少,購物會變多。 綜上所述,邊際儲蓄傾向是由一般權衡理論提出的,用來衡量一個人在收入變動時,他所剩余的收入用來儲蓄的比例,這個比例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公式來推導出來:△y=-b(t1-t0)/1-b, 其中b表示一個人收入變化時,對稅收的反應,t1-t0表示稅收的變化量,△y表示收入的變動量,最后的1-b表示邊際儲蓄傾向的比例。 拓展知識:邊際儲蓄傾向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學概念,它可以應用于很多領域,比如說政府的稅收政策制定,央行的貨幣政策,公司的決策等等。同時,邊際儲蓄傾向也可以用來研究人們的購買行為,幫助公司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喜好,從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營銷策略。
2023 01/23 17:08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 实务
  • 税务
  • 初级职称
  • 中级职称
  • CPA
  • 税务师
  • CMA
  • 建筑
  • 事业单位
  • 财务软件
  • Excel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
    Hi,您好,我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答疑助手,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