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務(wù)中,不少會計人反映實際利率法下攤銷利息調(diào)整不易掌握。本期,我們通過兩個小案例,對這一過程進行演示,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
【例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價款1000元(含交易費用)從活躍市場上購入某公司5年期債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為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約定,該債券的發(fā)行方在遇到特定情況時可以將債券贖回,且不需要為提前贖回支付額外款項。甲公司在購買該債券時,預(yù)計發(fā)行方不會提前贖回。不考慮所得稅、減值損失等因素。經(jīng)計算實際利率為10%。
。1)2010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
貸:銀行存款1000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1250
(2)2010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yīng)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41
貸:投資收益 100
。3)2011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yīng)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45
貸:投資收益 。郏1000+41)×10%]104
。4)2012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yīng)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50
貸:投資收益 [(1000+41+45)×10%] 109
。5)2013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yīng)收利息 。1250× 4.72%)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54
貸:投資收益。郏1000+41+45+50)×10%] 113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yīng)收利息 59
【例2】2000年1月3日A企業(yè)購入B企業(yè)2000年1月1日發(fā)行的5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12%,債券面值1000元,企業(yè)按1050元的價格購入160張。不考慮發(fā)行附帶成本。該債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還本并付息一次。假設(shè)A企業(yè)按年計算利息一次,A企業(yè)計提利息并按實際利率進行利息調(diào)整。用插入法計算出實際利率為10.66%。
。1)購買債券的會計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60000
——利息調(diào)整 8000
貸:銀行存款 168000
。2)2000年末,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溢價并計算利息:
票面利息=160000×12%=19200(元)
實際利息=168000×10.66%=17909(元)
攤銷溢價=19200-17909=1291(元)
借:應(yīng)收利息 19200
貸:投資收益——債券利息收入 1790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1291
。3)2001年末,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溢價并計算利息:
票面利息=160000×12%=19200(元)
實際利息=(168000-1291)×10.66%=17771(元)
攤銷溢價=19200-17771=1429(元)
借:應(yīng)收利息 19200
貸:投資收益——債券利息收入 17771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1429
。4)2002年末,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溢價并計算利息:
票面利息=160000×12%=19200(元)
實際利息=(168000-1291-1429)×10.66%=17619(元)
攤銷溢價=19200-17619=1581(元)
借:應(yīng)收利息 19200
貸:投資收益——債券利息收入 1761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1581
。5)2003年末,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溢價并計算利息:
票面利息=160000×12%=19200(元)
實際利息=(168000-1291-1429-1581)×10.66%=17450(元)
攤銷溢價=19200-17450=1750(元)
借:應(yīng)收利息 19200
貸:投資收益——債券利息收入 1745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1750
。6)2004年末,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溢價并計算利息:
票面利息=160000×12%=19200(元)
攤銷溢價=19200-(8000-1291-1429-1581-1750)=1949(元)
實際利息=19200-1949=17251(元)
借:應(yīng)收利息 19200
貸:投資收益——債券利息收入 17251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diào)整 1949
我國《企業(yè)會計準(zhǔn)則》規(guī)定,企業(yè)對涉及持有至到期投資或應(yīng)付債券的賬面成本與實際支出的差額作為“利息調(diào)整”單獨核算。
實際攤銷時,一律采用實際利率法,而不再采用直線法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