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邊際稅率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實證分析
1995年國家開始實施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政策,當前又提出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那么稅收政策在地區(qū)經濟差距方面具有什么作用?在理論上,供給學派認為較高的邊際稅率,妨礙經濟活動的水平和增長率,因而主張大力削減邊際稅率。我國在統(tǒng)一稅收政策,不再采取區(qū)域性稅收優(yōu)惠政策,地方不能越權減免中央稅情況下,西部地方政府能否通過適當的地方稅政策,促進本地區(qū)經濟快速發(fā)展?本文以新財稅體制為基礎,對1994-1998年地方稅的邊際稅率與各地區(qū)經濟增長進行了橫截面回歸,發(fā)現降低邊際稅率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從而對西部大開發(fā)具有重要的財稅政策啟示。?
地方稅收的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
確定各省地方稅的平均稅率或有效稅率比較簡單:首先計算出每個地區(qū)歷年稅收收入占其GDP的比重,然后在樣本期內取宏觀稅員的平均值。至于估計各個地區(qū)的邊際稅率,必須以其真實稅收收入T對真實GDP進行回歸:?
T=βo+β1GDP+ε (1)
其中ε是誤差項。稅收對GDP的導數或斜率β1,就是邊際稅率。它近似衡量了GDP增加對稅收增加的影響,因而是給定地區(qū)的平均邊際稅率。截距項βo一般應為負,其經濟解釋是一部分GDP沒有納稅。截距異于0,也為檢驗平均稅率和邊際稅率顯著不同提供了基礎。
由于1994年中國實行了新的財稅制度,因此不宜跨1994年直接估計(1)式。但如果我們只對1994-1998的數據回歸,發(fā)現由于樣本時期太短,估計效果不甚理想,只有貴州、吉林、山東和上海等8個省市的截距顯著為負,有些省份的截距為正,這種模型結構不同也使地區(qū)之間缺乏可比性。為了提高各地區(qū)邊際稅率的穩(wěn)定和顯著程度,增加后面進行增長回歸的自由度和可靠性,我們必須擴大樣本區(qū)間和適當利用以前的信息,為此在方程(1)中引入啞變量D,以考慮制度變革因素。但我們令虛擬變量D在1994-1998年為O,1994年以前取1,這樣,GDP的系數就表示1994年后的邊際稅率。后面的結果將會表明,這樣做既使地方的邊際稅率顯著異于平均稅率,而且使各地區(qū)的邊際稅率相互可比。
由于缺乏中央稅收的地區(qū)來源結構數據,我們只能利用地方財政的稅收收入數據,估計各地區(qū)地方稅的邊際和有效平均稅率,主要分析地方稅收政策與地區(qū)經濟增長的關系。所有的數據均來自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財政年鑒、中國稅務年鑒、各省市統(tǒng)計年鑒、經濟年鑒有關各期和2000年中國統(tǒng)計摘要。各地區(qū)的GDP、人均GDP和稅收收入,都是經我們計算的以1990年為100的全國GDP平減指數調整后的真實變量,經濟增長也指真實GDP的增長。因為我國1983年開始“利改稅。,我們利用各地區(qū)1983年-1998年的數據估計加入啞變量的方程(1)?;貧w效果比較好,可決系數平均為O.88,不存在序列相關問題,啞變量和邊際稅率的系數均相當顯著,且具有預期的符號,常數項全部為負,盡管個別省份不顯著,而且通過了系數整體顯著的聯合檢驗。為節(jié)省篇幅,我們這里只列出估計的各省邊際稅率。
其中估計的截距為員比較符合實際,因為我國GDP的許多組成部分,如某些個人收入沒有進入稅基,它們是不交納稅收的。這些說明我們對1994-1998年地方稅邊際稅率的估計總體上異于同期的平均稅率,這可以從邊際稅率對平均稅率的回歸中看出來:?
MT=0.003+1.436AT (2)
?。?.136)(7.371*)
R2=0.685,調整后
R2=0.672,F=54.330*,
DW=2.118
其中,MT和AT分別指1994-1998年地方稅的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括號里的是t-統(tǒng)計值(下同)。從(2)式可以看出,邊際稅率總體約是平均稅率的1.44倍。邊際稅率大于平均稅率,說明我國1994年的稅制改革總體上是累進性的,這也與我國近年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逐步提高和國外稅制情況吻合。但分地區(qū)看,西部地區(qū)的累進程度最大,邊際稅率約是平均稅率1.7倍,中部和東部基本相等同為1.4倍。
地方邊際稅率與區(qū)域經濟增長
因為供給學派等的減稅主張主要指邊際稅率,我們主要分析邊際稅率與地方經濟的關系。為了防止或控制稅率與經濟之間可能存在的逆因果關系,即經濟增長越快或人均收入越高,稅收收入越多,我們在各個回歸方程中都加上平均稅率。這樣,考慮了平均稅率和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我們就能分離出邊際稅率的經濟效應。
由于本文重點研究1994年財稅體制改革以來的地方稅效應,因此主要觀察1994-1998年各地區(qū)5年間真實GDP的增長率。我們首先作各地區(qū)邊際稅率與5年經濟平均增長率的散點圖。由圖2.1可知,各省的經濟增長與邊際稅率總體上員相關,其趨勢線是由左上向右下方傾斜。
下面以各地區(qū)1994-1998年相當于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長的經濟平均增長率Yg為因變量,以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為解釋變量,即估計以下地方稅收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式:
Yg=C+MT+AT (3)
回歸結果如(4)式。從中可見,邊際稅率與經濟增長負相關,平均稅率與經濟增長正相關,系數單獨和聯合檢驗都顯著。這說明在保持平均稅率不變條件下,如果某省能夠降低其邊際稅率,則可以促進本地區(qū)的經濟增長。
Yg=0.113362-0.69147MT+O.870339AT (4)
?。?.04*)(-2.93**)(2.13***)
R2=O.27,調整R2=0.21,
F=4.43***,DW=1.94
另外,Koester和Komendi(1989)、Garrison和1ee(1992)認為,一旦考慮到人均GDP水平,邊際稅率與經濟增長的員相關就不再顯著。我們在(3)式中加入各省1994年的人均真實GDP后,邊際稅率仍然與經濟增長顯著員相關:
Yg=0.11-7.27×10-9×GDPl994-0.69MT+0.87AT (5)(11.24*)(-0.003)(-3.36*)(2.25*)
R2=0.27,調整R2=0.17,
F=2.83,DW=1.94
剛才是從增長角度分析邊際稅率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最后我們從水平角度研究地方稅與地區(qū)經濟的關系,主要是估計地方邊際稅率與其1999年人均真實GDP水平的關系:
GDP1999=C+MT+AT (6)
即1994-1998年的邊際稅率對后來的1999年各地區(qū)人均真實GDP具有何種作用,對上式的截面回歸結果為:
GDP1999=-1068.166-53024.89MT+184329.2AT (7)
?。?0.86260)(-2.275754***) (4.560467*)
R2=0.54,
調整R2=O.50,F=13.96*,
DW=2.20
可見,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的系數都顯著,邊際稅率與經濟發(fā)展水平即人均真實GDP仍呈員相關關系。其經濟意義是:地方在保持其平均稅率不變前提下,如果能降低邊際稅率,則能促進入均收入增加。邊際稅率降低1%,大約可使地方人均真實GDP增加530元;反之,如果提高邊際稅率,則會阻礙人均GDP的增加。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首先通過時間序列回歸估計了各地區(qū)地方稅的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然后,在使用平均稅率控制稅收與經濟的逆因果關系下,由截面回歸分析了邊際稅率與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增長率之間的關系,發(fā)現邊際稅率與各地區(qū)的經濟增長和人均GDP水平均呈顯著的員相關性。它說明在維持平均稅率不變時,地方的邊際稅率越高,越不利于該地區(qū)經濟增長和人均GDP提高;地方降低邊際稅率,則可促進本地區(qū)經濟增長和提高人均GDP水平。
這從稅收政策方面解釋了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緩慢的原因。因為按照我們的測算,1994-1998年,西部9?。ㄖ貞c包括在四川里)地方稅的平均稅率是5.08%,低于東部11?。ú话ㄌ旖颍?.71%的水平;但前者的邊際稅率高于后者,東部地區(qū)平均為8.04%,而西部地區(qū)則高達8.55%。而且,西部地區(qū)的平均稅率和邊際稅率都高于中部地區(qū),中部8省的平均和邊際稅率分別為4.14%和5.94%,它相對優(yōu)于東部地區(qū)。正因為如此,1994—1998年中部地區(qū)經濟增長最快,平均為11.828%,高于東部平均10.191%的速度,而西部地區(qū)只有9.997%。因此,1994年的財稅體制改革,促進了中部地區(qū)的經濟增長,這是值得肯定的區(qū)域經濟效應;但對西部的效應不明顯。這就需要重構稅制,在全國稅制沒有作出有利于西部的調整之前,西部地區(qū)應該優(yōu)化其地方稅制。
由于邊際稅率與地方經濟增長負相關,因此西部地區(qū)要加快發(fā)展,必須適當降低邊際稅率,以對地方經濟發(fā)展提供各種刺激。邊際稅率下降引起的稅收收入減少,有兩種基本消化途徑:一是中央增加對西部的轉移支付或補助,二是西部地區(qū)政府縮小財政開支。中央可以恢復對西部民族地區(qū)每年補助遞增10%的規(guī)定,“兩稅”收入的增量部分全部返還,加大對西部地區(qū)的過渡期轉移支付。中央的幫助等外因固然重要,但決不能忽視內因的作用。西部要想真正加快經濟增長,應該節(jié)約開支,精簡政府機構,建立高效能的“小政府”。降低邊際稅率提供的激勵,促進經濟增長,這最終會擴大稅基,從而使財政收入增大。否則,邊際稅率過高,容易產生員激勵效應,導致資本和勞動外流、稅基萎縮和邊際稅率高的惡性循環(huán)。所以,西部應通過進行機構改革,政府職能轉換和優(yōu)化財政支出,建立具激勵效應的地方稅制。
參考文獻:
Galrison,Charles B.and lee, Feng-Yao,1992,Taxation,Aggregate A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Further Cross-Country Evidenco on some Supply-Side Hypotheses,Economic Inquiry,Vol.XXX,172-176.
Koester,Reinchard B.,and Komendi,Roger C.,1989,Taxation,Aggregate A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Further Cross-Country Evidence on some Supply-Side Hypotheses,Economic Inquiry,Vol.XXVII,367-386.
Jones,L.E.,Manuelli,R.E.,Rossi, P.E.,1993,OPtimal Taxation in Models of Edogenous Growth,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1,485-517.
上一篇:銷售返利中存在的稅收問題不可忽視
Copyright © 2000 - m.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