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東升(1970-),男,山西臨汾人,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系講師;梁俊偉(1965-),男,山西忻州人,忻州市糧食職工??茖W校教師。
[摘要]在把會計目標作為會計研究邏輯起點的研究中,“經管責任觀”與“決策有用觀”是其中兩種有代表性的觀點。這兩種觀點在以誰為中心提供信息、提供多少信息和會計的首要目標是什么等問題上有較大分歧。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經管責任觀”并非一無是處,其合理之處仍值得我們借鑒。
[關鍵詞]會計目標;經管責任觀;決策有用觀
從會計理論研究史中可以發(fā)現,人們對會計理論研究邏輯起點的認識依次經歷了3個階段:會計假設起點階段、會計本質起點階段和會計目標起點階段。會計目標作為會計系統(tǒng)應達到境地的抽象范疇,是連接會計系統(tǒng)與會計環(huán)境的橋梁,是溝通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的紐帶,它可以推導和論證其他會計范疇,解釋和預測會計實踐,因此,會計目標作為會計研究的邏輯起點,在會計理論研究與會計實踐中受到了高度重視。然而,人們對會計目標“是什么”、“為什么”等基本問題仍存在較大分歧,最具代表性的是“經管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的激烈爭論。雖然“決策有用觀”占據了主流,但“經管責任觀”的許多觀點仍值得我們借鑒。
一、“經管責任觀”與“決策有用觀”之爭
1982年,美國哈福大學企業(yè)管理學院組織了關于財務會計理論體系看法的討論會,邀請了美國前會計學會會長、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概念體系項目的參與者索羅門斯(David Solomons)、羅伯特。N.安東尼(Robert.N.Anthony)、羅伯特。T.斯普勞斯(Robert.T.Sprouse)和京尻雄士等著名會計學家參與討論。在對“會計的目標是什么”這個問題的認識上,斯普勞斯和索羅門斯的“決策有用觀”與京尻雄士的“經管責任觀”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其主要分歧有:
其一,以誰為中心提供信息?!皼Q策有用觀”認為,應以決策者為中心,即以會計信息的使用者為中心,而把會計信息提供者的意愿置于一邊。“經管責任觀”則關注委托者與受托者,即信息的需求方與供給方之間的關系,認為委托者有信息要求權,受托者也有保守商業(yè)秘密的隱私權,會計人員雖應服務于委托者的信息要求,從委托者的利益出發(fā),提供有關受托者的行為及其后果的信息,但會計人員并非委托者的仆從,他在提供與委托者相關的信息時,須兼顧受托者利益,協(xié)調委托者與受托者的利害關系。
其二,提供多少信息。根據“決策有用觀”,會計人員應當、而且能夠提供與決策相關的信息,只要會計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提供的信息多多益善。根據“經管責任觀”,會計人員必須考慮向委托者提供某些信息可能會損害受托者的利益。而不向委托者提供某些信息,又可能有損于委托者的利益。因此,會計人員應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觀的信息上。
其三,會計的首要目標是什么。“決策有用觀”認為,會計的首要目標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是以會計報告形式向外輸出的,這使人們關注的是會計報告的有用性,而不是會計信息系統(tǒng)整體的有效性。而“經管責任觀”認為,會計的首要目標是計量受托業(yè)績,會計人員利用記錄和報告這兩個工具來實現其目標。報告是匯總記錄的結果,記錄是報告的基礎。受托的行為已被記錄這一事實本身可使受托者對其行為負責,因此,記錄實現了委托者的大部分利益,這使人們更加關注會計系統(tǒng)整體的有用性,即使無人閱讀會計報告,會計系統(tǒng)計量受托業(yè)績的功能依然存在。
“經管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在上述3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決策有用觀”認為,會計的首要目標是向決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這決定了會計信息的提供應以決策者為中心,而不同決策者對信息的需求是千差萬別的,因此,提供的信息在收益大于成本的前提下,越多越好?!敖浌茇熑斡^”則認為,會計的首要目標是計量受托者的經營業(yè)績,這決定了會計信息的輸出不僅以需求方為主導,更要關注信息供給方的行為特征,受托者的經營業(yè)績可能會因某些信息的披露而受損,過多的信息披露會暴露企業(yè)的商業(yè)秘密,因此,提供的信息在數量上并非越多越好,信息的提供不應僅以需求方(決策者)為主導,而應充分考慮信息供給方的利益及信息披露對受托者造成的負面影響。
二、“經管責任觀”的合理之處
自美國會計學會開創(chuàng)了以用戶為主導的會計原則制定方向以來,“決策有用觀”逐漸為人們普遍接受,然而“經管責任觀”并非一無是處,它的基本思想、基本觀點都有合理之處。
其一,“經管責任觀”指出,會計信息的提供不能僅僅考慮信息的需求方,還要考慮信息的供給方。供給方和需求方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信息體系,過分偏袒需求方是不足取的,因為信息的供給方并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它在信息披露程度是詳細還是簡略,在披露時間上是提早還是推遲,在披露形式上是表內還是表外,在披露方式上是自愿還是強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選擇性。
其二,信息的提供并不是在信息成本小于收益的前提下越多越好,信息提供必須考慮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因為會計信息是用來滿足決策者的共同需要與特定需要的,而會計系統(tǒng)所能提供的只是客觀的信息,是信息需求個體共同需要與特定需要的結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過多的信息披露只會加大信息需求方的研讀成本,會計信息需求個體需要從眾多的信息中篩選出所需的信息。再者,會計信息的提供不僅取決于信息對決策者是否有用,還取決于會計信息的供給方——企業(yè)是否愿意提供及會計信息系統(tǒng)本身能否提供?,F行會計體系對外披露的信息僅僅是決策者需要、企業(yè)愿意提供且會計系統(tǒng)能夠提供的信息,而決策者不需要、企業(yè)也不愿提供的信息,以及決策者需要但企業(yè)不愿提供的信息則不包括在會計報告中。因此,會計信息的提供從理論到實踐都不應是越多越好。
其三,會計的首要目標是向決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但受托業(yè)績是決策者最為關注的。在兩權分離的現代企業(yè)制度下,所有者委托經營者經營其資產,經營業(yè)績的好壞必然是所有者最為關注的。受托經營業(yè)績是通過會計系統(tǒng)進行計量的,因此,會計的首要目標是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但最主要的還是提供關于受托經營業(yè)績的信息。
三、結論
從以上爭論和分析中可以看出,“經管責任觀”的許多觀點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其一,會計信息披露不僅要考慮委托方的信息需求,而且要考慮信息披露對受托方造成的消極影響。在目前投資者主導的需求決定型會計理論研究模式中,決策者需要什么信息,會計就要提供什么信息,這忽略了對信息供給方愿意提供哪些信息及會計信息披露可能對受托方產生消極影響的研究。
其二,在提供的會計信息數量上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信息披露在加大了信息供給方披露成本的同時,也增大了需求方的信息遴選和研讀成本。
其三,會計的首要目標是向決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最重要的是計量經營者受托經營業(yè)績。會計信息系統(tǒng)只有整體有用,才能完成這項任務,因此,會計研究的重點應放在整個系統(tǒng)有用性的研究上,而不僅僅是對會計報告有用性的研究。長期以來,人們只注重對會計信息輸出形式——會計報告的研究,而忽略了對整個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這有失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