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出發(fā),討論了會計準則制定的政治化問題,并以此為基礎對會計準則國際發(fā)展的利益關系進行了探討。文章探討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改組后的準則立項所涉及的利益關系,分析了歐盟、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利益所在,論證了會計準則的國際發(fā)展過程的政治化程序的必然性,指出了建設中的國際會計準則體系將主要是發(fā)達國家利益爭斗的結果。本文對我國的會計準則發(fā)展戰(zhàn)略、分析和利用國際層面的會計信息將有所裨益。
關鍵詞:會計準則;國際發(fā)展;利益關系;經濟后果
最近幾年,圍繞會計準則建設問題,特別是會計準則國際協(xié)調(harmonization)乃至全球趨同(convergence)問題,會計學者、準則制定者、監(jiān)管機構和國際資本市場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并且從原則趨勢到具體方案諸方面都存在著意見分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和美國會計學會(AAA)就高質量會計準則的持續(xù)熱烈的討論以及對國際會計準則(IAS)的評論和建議,以及實際上由美國有關方面最終聯合發(fā)達國家會計準則精英俱樂部(G4+1)其他成員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實施的組織上的接管,都充分表現出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對會計準則國際發(fā)展的密切關注。毋庸諱言,改組后的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在組織結構、人事安排、發(fā)展目標、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建設計劃和國際會計準則(IAS)修訂計劃等方面,清楚地表現出維護發(fā)達國家利益、為發(fā)達資本市場服務的趨向,并且在今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發(fā)展究竟是“美國化”還是“歐洲化”的爭斗方面留給人們較大的思考空間。從利益關系層面分析會計準則的國際發(fā)展,對作為在會計規(guī)范國際化方面始終較為積極的我國的會計準則發(fā)展戰(zhàn)略將有所裨益,對我們分析和利用國際層面的會計信息也將會有所幫助。
本文從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出發(fā),討論了會計準則制定的政治化問題,從利益關系層面探討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改組后的準則立項所涉及的利益關系,分析了歐盟、美國和澳大利亞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利益所在。
一、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與會計準則制定的政治化
?。ㄒ唬嫓蕜t具有“經濟后果”
會計準則作為會計信息生產與提供的規(guī)范,不是一種純粹的技術手段,而是一種具有經濟后果的制度,這一點早已由西方實證會計學派所證明。在會計準則發(fā)展的早期,人們就已認識到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然而,直到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才對會計準則經濟后果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并達成對會計準則性質的共識——“經濟后果觀”。美國著名會計學家斯蒂芬。澤夫(Stephen Zeff)1978年在《“經濟后果”學說的興起》一文中指出[1]:“‘經濟后果’指的是,會計報告對企業(yè)、政府、工會、投資者和債權人決策行為的影響。這些個人或團體行為的后果被認為可能影響其他團體的利益?!?br>
很顯然,澤夫的論斷,是以決策有用觀為基礎的,因而是以發(fā)達資本市場為背景條件的。澤夫的結論,得到會計學術界較為普遍的認可。由此,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會計準則不再被認為是一種純粹的技術規(guī)范,而被理解為公司利益集團關系的調節(jié)器。
那么,在資本市場尚未得到充分發(fā)展,但企業(yè)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又相對分離的情況下,會計準則是否也有經濟后果呢?應當承認,只要存在對外財務報告的需要和現實,對外財務報告就一定要有所規(guī)范,因而這樣的規(guī)范就一定會引起利益在相關集團之間的分配關系的確立。同理,對外財務報告規(guī)范的任何修訂都會引起利益在相關集團之間的分配關系的調整。譬如,會計準則的頒布和修訂所引起的收益確認的情況對股東、稅收、員工工薪和福利以及獎勵的影響,進而資產金額因應會計準則修訂的變動對財產稅負、中介費用、債務契約后果的影響等等。因此,即便在經管責任觀下,會計準則也是具有經濟后果的。
簡言之,會計準則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條件下企業(yè)對外財務報告的規(guī)則,這種對外報告的實質是反映企業(yè)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不同的會計準則勢必生成不同的會計信息,從而決定企業(yè)利益關系集團的利益分配格局,使一些方面受益而另一些方面受損。因此,會計準則的實施會導致影響信息使用者決策、影響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經濟利益分配的“經濟后果”。曲曉輝(1997)指出:“任何一項會計法規(guī)的出臺,總是或多或少地影響到有關方面的利益。會計法規(guī)比較重大的變動,會導致利益關系集團各有關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并會產生相應的社會影響?!币虼耍跁嫓蕜t國際化乃至全球趨同化的過程中,每一個國家都不可避免地度量自身的利弊得失,從而采取相應的對策。所以,成本效益的對比分析至少涉及以下方面:資本的跨國流動(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跨國公司的有效監(jiān)管、企業(yè)編報財務報告的成本、本國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稅收和外匯的管制效率。
?。ǘ嫓蕜t的制定:政治過程
由于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后果,影響相關利益集團的經濟利益,所以其制定過程必然引起各利益集團的關注和參與,尤其是那些可能會承擔會計準則不利經濟后果的利益集團,必然會試圖對準則的制定或修訂施加影響,以迫使準則制定機構改變可能對其不利的準則規(guī)定。從而,會計準則的制定便類似于國家的其他法規(guī)、政策的制定一樣,成為一個政治化的過程。也就是說,會計準則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政治結果,即各方利益斗爭與妥協(xié)的結果。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學者Rappaport在《會計準則的經濟影響》一文中就提出[2]:“對規(guī)范公司必須報告什么和如何描述其經濟活動的準則制定過程來說,需要以一個更寬的眼界——而不是傳統(tǒng)的技術會計角度,來重新認識。會計立法者們必須具有更寬廣的視野,僅僅作為一個會計專家是不夠的。他們必須既諳熟會計,又能洞悉會計在經濟環(huán)境中的作用及會計決策對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眲⒎澹?996)也指出:“會計準則制定過程本身就是政治化的程序?!薄皶嫓蕜t的制定過程,已與政治程序中達成一項協(xié)議,沒有什么兩樣。討價還價與強勢集團,對最終的準則,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睗煞颍?002)對準則制定征求意見過程中的“政治”游說進行了探討,他對“政治”一詞的解釋是:報表編制者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出于自利的(self-interested)考慮或勸說,可能會損害到投資者或其他報表使用者的利益;并指出這種現象是和“經濟后果”緊密相關的。的確,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的政治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經濟后果的直接延伸。
上述研究表明,相關利益集團對會計準則制定程序的廣泛關注直接源自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從而使會計準則制定過程成為一種政治程序,使會計準則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政治結果。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就是對相關經濟利益的安排。因此,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將承受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必須協(xié)調不同集團的利益沖突,以期尋找可獲得相關利益集團各方能夠接受的準則。在這方面,發(fā)達資本市場上的準則制定過程最為典型。例如,在美國,圍繞會計準則的制定而展開的各種強大的院外游說活動,以及國會或政府對較為獨立的準則制定機構施加的壓力甚至對其準則的否決,就是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后果的實際證明。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FASB遭遇的較為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有對物價變動的處理、投資減免稅的處理和石油天然氣行業(yè)未成功廢井的勘探成本的處理。FASB的一位早期委員David Mosso就提出[3]:“準則制定是一個政治化過程,其中存在著討價還價和相互讓步,事實上是一種權力游戲?!睅缀趺恳蝗蜦ASB主席都承認,大部分FASB的項目都是政治壓力的目標。
二、IASB準則立項的利益關系分析
IASC從1997年開始實施戰(zhàn)略改組,2001年3月宣告完成改組,取代IASC的IASB從2001年4月開始運作。在IASC的改組過程中,各相關利益方盡力積極參與,試圖最大程度地控制國際會計準則制定的決策權。隨著IASC改組過程的完成,各利益方對于國際會計準則制定的權力分配過程也已完成,而改變權力分配的現狀是較為困難的。這樣,在既有的準則制定權力分配的框架下,各利益方所可能尋求的,則是在具體的某項準則中有利于自己的規(guī)定。
IASB目前準備著手進行或已經在進行中的項目(Active Project)中,都體現出一定的政策性傾向,主要考慮對主要發(fā)達國家的適用性以及與他們的合作;而各發(fā)達國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也積極地加入到IASB準則制定的各個過程中來。通過表1對IASB準則立項背景或目的的簡單描述就可以清晰地體現這些特征。
表1 IASB準則立項背景或目的
企業(yè)合并(步驟1)
為了與美國新發(fā)布的第141號準則“企業(yè)合并”及第142號準則“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項目相協(xié)調,IASB決定對IAS22——企業(yè)合并進行修訂。
企業(yè)合并(步驟2)
是與FASB的合作項目(joint project),以實現FASB和IASB在購買法上的趨同。
現有國際準則和國家準則某些專題的趨同——趨同項目的一般信息
是與FASB的合作項目——短期趨同,目標是減少與美國GAAP之間的差異。
現有國際準則和國家準則某些專題的趨同——養(yǎng)老金會計
考慮IAS19與美國FAS 106之間的差異而設立的趨同項目。
初次運用IFRS
為適應EC做出的要求其成員國上市公司自2005年1月1日起遵循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對外合并財務報告的決定。與法國會計準則委員會一起著手研究。
現有IFRS的改進
為適應EC做出的要求其成員國上市公司自2005年1月1日起遵循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對外合并財務報告的決定。
業(yè)績報告
是與英國ASB的共同合作項目(partnership project)。
保險合同
加拿大會計準則委員會(Canadian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已經開始制定與此相關的國內準則。
接受存款、貸款和證券活動(Securities Activities)
就該項目而成立的咨詢委員會的11名成員構成為:英國3人、其他歐洲國家2人、北美2人、澳大利亞1人、其他國家3人。
修訂IAS39——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該項目的咨詢委員會成員來自諸多國家(未指明),以及巴塞爾銀行監(jiān)管委員會、IOSCO、EC等機構。
基于股票的支付
美國、丹麥、德國、加拿大等國已經制定或發(fā)布了相關的準則或討論稿。IASC與G4+1已就其所制定的討論稿向公眾征求意見,意見大多數來自于美國和歐洲。
合并(包括特殊目的實體)
收入和負債的有關定義與確認
注:作者在該項目的相關資料中尚未查找到相關說明。
資料來源:www.iasb.org.uk 2002年10月30日網站上的相關資料(project summary)。
從表1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IASB目前進行的13個項目中(除2項資料不全外),有4項是明確地為與美國的相關準則趨同而設立的;有2項是為適應EC決定采納國際會計準則而設立的;有1項是與英國的合作項目;而其他4項則是與美國、加拿大、歐洲國家以及IOSCO等國際組織有著或多或少的“密切”關系。因此,IASB準則的立項最主要考慮的是發(fā)達國家強勢集團的利益并體現他們的利益趨向;與此同時,IASB也積極地尋求與強勢集團的合作,而強勢集團也十分積極地參與到IASB的準則制定過程中來。這樣,IASB制定的準則不可避免地成為各利益方利益之爭的結果。IASB現階段更多地考慮了聯絡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意見及與聯絡國相關會計準則之間的協(xié)調,而這些聯絡國均為發(fā)達國家。由此可見,IASB近期勢必確保發(fā)達國家特別是會計準則強勢集團(主要是美國和歐盟)之間會計準則的趨同,即制定一套能夠被美國和歐盟所接受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此外,IASB正在進行的研究主題包括中小企業(yè)和新興經濟中國際會計準則的運用、租賃、會計概念、金融工具會計的有關方面等。這些項目的準備工作一旦就緒,就將正式進入IASB的準則主要議程。值得一提的是,IASB將中小企業(yè)和新興經濟中國際會計準則的運用列入研究主題,或許只是為了彌補由于以發(fā)達國家為主導而對新興經濟國家及發(fā)展中國家的特殊情況考慮不足的欠缺。
三、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利益分析
如前所述,會計準則是具有經濟后果的,因而一個國家會計準則的變更,會導致其國內及其在國際上的經濟利益的重新分配,直接對該國的經濟利益產生影響。因此,在認可并采納國際會計準則方面,既要審慎行事又要積極主動。畢竟,采納國際會計準則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的日益發(fā)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國家對采納國際會計準則采取了積極的態(tài)度。分析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利益因素,有利于我們加深對會計準則國際發(fā)展的本質的認識。
?。ㄒ唬W盟對國際會計準則的采納
歐盟[4](European Union,EU)關于采納國際會計準則進程的表態(tài),使之成為目前國際會計準則的最主要的“客戶”,管理委員會主席Paul A.Volcker稱之為起了帶頭作用。下面,我們首先簡要回顧EU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歷程。
2000年6月,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EC)發(fā)布了一份政策文件通訊稿(Communication),要求歐盟的7000多家上市公司[5](包括銀行和保險公司)2005年編制合并報表時,必須采納國際會計準則(包括改組前IASC發(fā)布的IAS和改組后IASB發(fā)布的IFRS)。2001年2月13日,EC對此發(fā)布了規(guī)章草案[6](Draft Regulation),擬提交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EP)和EU的部長級會議(Council of Ministers of the EU)審查通過,該規(guī)章草案再次重申了在2005年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決心,同時鼓勵歐盟的上市公司在2005年之前采納,并允許用于非上市公司和非合并報表;對于當前在美國上市并采用美國GAAP的上市公司,以及只公開發(fā)行債券的公司,該期限可延遲到2007年。2002年3月,歐洲議會以492票贊成、5票反對、29票棄權的絕對優(yōu)勢通過了EC的該份草案;2002年6月7日,又在部長級會議上通過。至此,EU正式決定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采納國際會計準則,而EC發(fā)布的該規(guī)章正式成為歐洲的法律(European Law),并在各成員國中應用。2002年6月7日,IASB為此發(fā)布了公告——IASB主席歡迎EU決定采納國際會計準則,視之為IASB努力實現一套全球接受、強制性準則的進程中的“分水嶺”事件,并指出獲得EU的支持是該進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然而,EU對國際會計準則的支持并不是無條件的。EC在多次聲明中強調,要對國際會計準則引入認可機制。該認可機制包括技術和立法兩個層次。為了建立技術層次的認可機制,EC于2001年6月專門成立了“歐洲財務報告咨詢組”(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EFRAG)[7],主要職能是一方面以事前介入的方式與IASB廣泛接觸,確保IASB在制定準則時充分了解和關注EU所提出的重大會計問題,另一方面對IASB發(fā)布的準則及其解釋進行專業(yè)評估,提出是否予以認可和采納的建議。為了建立立法層次的機制,EC成立了會計監(jiān)管委員會(Accounting Regulatory Committee,ARC)。該委員會由EC領導,并由成員國的政府代表組成,負責審批EFRAG提交的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建議以及具體時間表。如果EFRAG反對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立法層次也將反對;如果EFRAG主張采納,而立法層次予以反對,則EC要其證明反對的理由,并要求EFRAG尋找替代方案。
EC這樣的認可機制引發(fā)了人們激烈的爭論,即使是在EU內部,對EC認可機制的看法也是大相徑庭的。普華永道的調查[8]表明:英國72%的CFO反對EC引入認可機制,而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多數CFO堅決支持EC的認可機制。然而,EC之所以采用這種近乎“苛刻”的雙重認可機制,是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慮的。EC擁有對會計準則的監(jiān)督權和否決權,堅持這樣的雙重認可機制,就意味著將會計準則的最終采納權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樣,就既不聽命于人,又能將自己的意圖貫穿到各成員國。在該規(guī)章中EC就明確指出,不論從政治上,還是從法律上,EC都不可能將準則制定權授予歐盟無法施加影響的民間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即改組后的IASB.在這里,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后果又得到了有力的印證。
Peter Holgate(2001)認為:IASB若屈從于EC的壓力就喪失了獨立性,國際會計準則的質量也就會削弱;反之,IASB若反對該壓力,則國際會計準則獲得了獨立性與高質量,但是有可能遭受被EC拒絕采納的風險。因此,IASB一方面因受到EC的實質性支持而歡欣鼓舞,另一方面又被EC的認可機制所困擾。澤夫(2002)指出,目前要對EC的認可機制如何給IASB帶來“政治”壓力進行預期還為時尚早。準則制定的政治程序性質,使EC對是否最終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留下了回旋空間,以顧及EC內部各利益集團的相關利益。所以,今后IASB的發(fā)展戰(zhàn)略必將與EC的行動息息相關,IASB與EU有關方面就此必將還要進行不斷的溝通、磋商,以避免“功虧一簣”。新一輪的“政治程序”又要開始了,利益斗爭將在其中長期存在,后果如何尚不得知,但至少可以預期的是,最終的結果必將是利益各方較量后的均衡。
?。ǘ┟绹鴮H會計準則的采納
美國一直認為其資本市場是世界上最發(fā)達的,會計準則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因此SEC和FASB早期對IASC的態(tài)度冷淡。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IASC核心準則制定取得實質性進展的背景下,SEC發(fā)起高質量會計準則的討論,實際上主要是針對國際會計準則的質疑。然而,在現實利益的驅動(美國資本市場跨國融資能力受到影響)下,尤其是在EC對國際會計準則的態(tài)度明朗后,美國立即改變消極觀望的做法,轉而全方位積極介入,決心在控制國際會計準則的發(fā)展上與EC一爭高低。這一點在前述的IASC改組進程中就有所體現,并且改組后美國在幾個重要機構中的控制和影響力量明顯加強。
2002年10月29日,FASB與IASB的合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雙方正式達成了協(xié)議,朝著全球會計準則趨同的目標合作。FASB和IASB共同發(fā)布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開始正式將美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作為雙方的義務。具體說來,雙方在其各自的議程中,都增加了一個共同的短期趨同項目,對雙方準則中的某些特定差異尋求一般的解決方式,并期待就此在2003年下半年發(fā)布征求意見稿。對于FASB邁出的這一積極步伐,FASB主席Robert H. Herz[9]說:“FASB正朝著制定世界范圍的高質量的報告準則的目標而努力,以支持健康的全球資本市場。通過與IASB的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庇纱丝梢?,FASB在全球準則制定權控制方面何以雄心勃勃。IASB主席David Tweedie在為FASB的合作而歡呼的同時指出:“這是我們與國家準則制定機構合作以實現一套真正全球化的會計準則進程中的又一至關重要的步伐。盡管我們意識到前方會有很多挑戰(zhàn),我還是十分堅信我們能夠消除國家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之間的主要差異;同時,通過最大程度地利用美國GAAP和IFRS以及其他國家會計準則,世界資本市場將會擁有一套為投資者所信任的全球化的會計準則?!笨梢姡琁ASB掩飾不住獲得美國FASB支持后的喜悅,在為此歡呼的同時也感悟出面臨的挑戰(zhàn)。一直以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在制定準則方面實質上以美國馬首是瞻,而近幾年來美國也確實想插手并接管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目前美國的積極介入,是否也是抱著同樣的目的尚需拭目以待。
就在IASB和FASB共同發(fā)布公告宣布正式合作的當天,SEC主席Harvey L. Pitt發(fā)布了題為“FASB和IASB的行為值得贊賞”的聲明。他十分直截了當地說:“多年來人們希望在全世界實現一套高質量的會計準則,而今這顯得更為緊迫了,2005年在歐洲和其他地區(qū)有那么多國際會計準則的新使用者,對如何提高投資者需要的信息更應值得關注了?!盨EC特派員Roel C. Campos補充道:“我發(fā)現所有國家的利益集團都能做出貢獻,這是令人鼓舞的?!憋@然,這都說明美國的積極介入,源自于國際會計準則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組織的認可,尤其是EU采納的決定。既然大家都參與了,美國當然更不甘示弱,更何況積極地投身于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中來也是美國的利益所在,特別是來自美國資本市場融資能力的考慮。
在2002年10月29日當天,EC也對IASB和FASB宣布正式合作做出反應,對IASB和FASB的趨同協(xié)議表示歡迎,認為該公告是向全球會計準則體系邁出的重要一步,尤其有助于SEC接受歐盟公司按IAS編制的財務報表,而不需按美國GAAP進行調整。可見,EC“赤裸裸”地將其利益傾向表露出來:FASB的此舉有利于歐盟的公司。同時EC國內市場特派員Frits Bolkestein在回應中指出:“今天的公告是實現一套全球高質量、原則基礎的財務報告準則的重要一步,將極大地提高全球資本市場的有效性。我們必須確保在實現趨同的同時,不能削弱準則的質量。我相信IASB和FASB會接受這一挑戰(zhàn)的。”他所提到的準則質量包括了原則基礎,這似乎是在暗指美國介入后不能改變國際會計準則的原則基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EC對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決策權”分散至美國手中的擔心。由此可見,今后國際會計準則制定的利益之爭在所難免。
?。ㄈ┌拇罄麃唽H會計準則的采納
自從歐盟2002年6月7日做出2005年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正式決定以來,不但美國積極介入國際會計趨同活動,澳大利亞也做出實質性反應。澳大利亞財務報告委員會(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FRC)在2002年7月3日正式發(fā)布公告:澳大利亞報告主體在2005年1月1日起采納IAS和IFRS.這與澳大利亞政府一直呼吁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是相一致的。然而,在該公告中FRC主席Jeffrey Lucy指出,“盡管2005年1月1日這一時間遲于政府的希望,然而這是由歐盟做出正式決定所確定的,因為澳大利亞理所當然地不能冒早于歐盟采納的風險;同時還十分期待美國能與IASB趨同?!笨梢?,在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福禍難卜的情況下,各國對是否、何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采納國際會計準則都采取了一種觀望的態(tài)度,唯恐利益受到損害。澳大利亞即便是在決定要采納的時候,還是小心翼翼地期待更強勢集團——美國的參與。Jeffrey Lucy還提到,他極力主張企業(yè)積極參與到對IASB準則征求意見稿的討論中來。顯而易見,這也是為爭取本國利益所作的考慮,希望維護報表編制者的利益,同時也借助他們的呼聲,來起到“游說”IASB準則制定的作用。
同時,為了支持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FRC還決定在2002年至2003年為IASC基金會提供財務支持,資金將來源于聯邦、州及其他地區(qū)政府、會計職業(yè)團體、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等機構給予FRC用于準則制定的資金。FRC十分“慷慨”地將本來自己用于準則制定的資金提供給IASB制定準則,其動機不排除為在IASB的全球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爭取更多的“決策權”。此外,FRC在2002年7月3日的公告末尾,還特別將在IASC改組后機構中任職的有關澳大利亞人名與職位一一列出,似乎借以表明在國際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澳大利亞的影響力是頗為“強大”的,足以維護澳大利亞的利益。
IASB在FRC公告同日也發(fā)布公告,表示IASB主席歡迎澳大利亞在2005年開始采納國際會計準則。這一份公告還提到,加拿大證券管理委員會(Canadian Securities Administrators,CSA)也在2002年6月發(fā)布了征求公眾意見的討論稿:2005年開始,在加拿大上市的國外公司可以采用IASB準則,而不需調整為加拿大的GAAP.
四、結語
綜上,我們從利益關系的角度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改組、準則立項及其應用進行了分析。由以上分析可見,一方面,由于準則制定的政治程序性質,使得各國對采納國際會計準則的成本效益難以估量,因此在是否采納、何時采納以及采納程度等問題上持觀望態(tài)度;另一方面,各國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又迫不及待地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爭奪準則制定的決策權。目前,無論是歐盟、美國還是澳大利亞等國家對國際會計準則的響應,應該都是審慎考慮之后的結果。EC引入了苛刻的認可機制,澳大利亞似乎以資金和人事作為自己利益的堅強后盾,而美國與IASB的合作雖然已經做出姿態(tài),但實際立場還不得而知。但是,可能的預期是,美國不可能甘愿只作為接受者而受IASB的擺布。相反,鑒于美國在組織上和人事上對IASB的影響力,IASB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能還會受到美國的擺布。
從主權管制的角度來看,各國政府難以接受IASB作為世界范圍內的會計準則制定者。澤夫(2002)指出,“‘政治’壓力影響了改組前的IASC.”“即使在自愿擁護國際會計準則的情況下,也會埋下不滿的種子?!币虼?,在國際會計準則制定的過程中利益斗爭將長期存在,政治化程序不可避免,而最終的國際會計準則必將是各方利益之爭的均衡結果。至少在近期,IASB不可避免地要充分考慮歐盟和美國的立場,國際會計準則的“美化”和“歐化”是必然的。顯然,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需要進一步獲取相關利益方的支持,而我們期待它不屈從于強勢集團的壓力。
盡管上述事實分析表明了會計準則國際發(fā)展的政治程序性質,但是我們對此并不贊同。因為這樣“嚴酷”的事實可能損害到會計準則的中立性,而準則的中立性在維護資本市場的公平和效率方面是何其的重要。會計準則的理想狀態(tài)促使人們仍然使用藉以產生的財務信息,資本市場也仍然在現有的框架下運行。
參考文獻
[1]馮淑萍。 2002.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咨詢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有關情況及體會。會計研究,5:3-9
[2]葛家澍、劉峰。 1996.從會計準則的性質看會計準則的制訂。會計研究,2:19-24
[3]郝振平、林薇。 2002.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發(fā)展的國際趨勢及其影響。財務與會計,9:38-39
[4]黃世忠、李忠林、邵藍蘭。 2002.國際會計準則改革:回顧與展望。會計研究,6:5-11
[5]劉峰。 1996.會計準則研究。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6]裘宗舜、韓洪靈。 2002.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重組前后目標及結構之比較。上海會計,6:3-6
[7]曲曉輝。 1997.試論具體會計準則及其社會影響。財政研究,2:50-54
[8]曲曉輝等。 1999.會計準則研究——借鑒與反思。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9]曲曉輝。 2001.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芻議。會計研究,9:9-15
[10]王松年、戴繼雄。 2002.經濟全球化與國際會計(下)。上海會計,2:5-8
[11]徐文華。 2000. IASC和FASB關于會計準則制定機構設置的設想。會計研究,11:50-51
[12]于小旺譯、朱海林校。 200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前言。會計研究,7:59-61
[13] EC. 2002. Financial Reporting: Commission Welcomes IASB/FASB Convergence Agreement. October, www.iasb.org.uk
[14] FRC. 2002. Bulletin of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 October, www.frc.gov.au
[15] Frederick D.S.Choi, Carol Ann Frost, Gray K.Meek. 2002.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4th editio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影印版): 291-328
[16] Greg Fletcher. 2002.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Past, Present and Future. Financial Accounting &Reporting, July/August: 15-19
[17] Ian D.Wright. 2001. It‘s Time to Take Action. Accountancy, January: 87
[18] IASB. 2002. Project Summary. 30 October 2002, www.iasb.org.uk
[19] Kristin Hazzis. 2002. Setting out the IASB Stall. Accountancy, July: 95
[20] Paul A.Volcker. 2002. Accounting in Crisis. Speech at European Commission. September, www.iasb.org.uk
[21] Peter Holgate. 2001. Four Years to Go. Accountancy, April: 107
[22] Stephen A.Zeff. 1978. The Rise of“Economic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Accountancy (December):56-63.見:Stephen A. Zeff, Bala G. Dharan主編。夏冬林等譯。 2000.現代財務會計理論——問題與論爭。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6-16
[23] Stephen A.Zeff. 2002.“Political”Lobbying on Proposed Standards: A Challenge to the IASB. Accounting Horizons. Vol.16 No.1(March): 43-54
[24]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Regulation (EC) No 1606/2002–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September, europa.eu.int
[25] U.S. SEC. 2002. Actions by FASB, IASB Praised. October, www.sec.gov
[26] 年10月30日所有相關資料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Analysis
Qu Xiaohui, Chen yu
(Center for Accounting Studies of Xiamen University, Fujiang xiamen 361005)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Firstly,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the political procedure of standards setting. Based on such a point of view,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est background and cause of the active projects made by the successor,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and analyses the interest aspect of the adoption by main developed region and countries such as EU, USA and Australia. Finall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s a political procedure as well, and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setting is destined to be the result of interest competition among constituency.
Key Words:Accounting Standard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Interest relationship,Economic Consequ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