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院
偶爾聽到《露天電影院》這首歌,不僅勾起了兒時的回憶。翻動一頁頁的歲月,那露天電影院的幕幕情節(jié),則是兒童時代最快樂的記載,也是那個時候最風靡的時尚,最浪漫的情愫。似一首綿長而深情的歌。
七八十年代的村里,幾乎隔三岔五的放電影。我們村有放映機,所以更是頻繁。一聽說有電影,小孩子們便纏著媽媽早點吃飯,匆匆忙忙填幾口就跑了。幾個小伙伴抱著小板凳到學(xué)校前面的空地上等著,那里已經(jīng)支起了銀幕。這就是我們的露天電影院了。天還沒黑,只有些小孩子在那里跑來跑去,相互追逐嬉戲。我們把板凳放在最好的位置上,常常是三四個板凳占七八個人的地兒,當然是給還沒來的小朋友留的。之后啊,我們就會跑到旁邊玩沙包,跳房子,或者到放片子的屋子打探電影的名字,幾卷,總有干不完的事情。
當天色漸漸黑下來,大人們干活回來也吃完飯了,都從四面八方陸陸續(xù)續(xù)的聚來,像一條條的小溪水。電影開演了,前面的是我們這些孩子,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還有帶著孩子的大娘大嬸們,坐著小板凳或者蒲團。后面點是坐椅子和高凳子的,四周則是打站票的了,大都是年輕的小伙子,沒多大耐心看到劇終的,有的只為了圖個熱鬧吧。在文化生活困乏的年月,收工之余,湊在一起看場電影,談?wù)勑π,散散滿身的疲憊,該是多么愜意的事啊!看著銀幕中或似身邊又似身外的故事,隨著笑陪著哭;看著或苦或甜的生活,怎么和自己這么像,不禁感慨。體會著曲曲折折,品味著酸甜苦辣,村里人所有的快樂和感悟,怕都集中在這銀幕上了。
夏天的時候,我們會裝上一兜煮好的小田螺,很小很小,像小豆一樣,每人拿一根別針挑著吃,那滋味又香又鮮,是現(xiàn)在很難見到和品嘗到得了,那些都是我們自己到河邊撈來的。電影里演著故事,銀幕下吃著美味,只覺得我們是逍遙王了。若是冬天,人們絲毫不減看電影的熱情。穿得像只企鵝,媽媽做的棉襖,比現(xiàn)在的羽絨服還要暖和,裝著新收的瓜子,坐在人群里邊嗑邊看,清香清香的,好不優(yōu)哉游哉。有時去的晚了,沒好位置了,索性跑到銀幕的反面去看。那里人少寬敞,那便是我們折騰的地盤了。坐著、站著都可。有時還會做到誰家的墻頭或者爬到樹上,要不就溜到學(xué)校的樓頂上去看。小孩子眼好,遠點近點、反面正面都能看。那是無拘束的快樂,無限制的浪漫。
最可恨的是每次演正片之前,都有一段小加片現(xiàn)在的廣告或者新聞。主要是政府方針路線和農(nóng)業(yè)衛(wèi)生宣傳之類的。小孩子嘛,看不懂,何況來來回回的放,很煩的。于是趁這個空擋,玩?zhèn)捉迷藏,或者在放映機的鏡頭前用手比成小狗,那影子便在銀幕上了。
在那個露天電影院里,我看了很多的故事。古代的,現(xiàn)代的,抗戰(zhàn)的,剿匪的,童話的,戲曲的。像《紅樓夢》《大鬧天宮》《天仙配》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就是在那時有了印象;什么《平原作戰(zhàn)》《南征北戰(zhàn)》《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鐵道游擊隊》《智取華山》《奇襲白虎團》在小腦袋里刻下了戰(zhàn)爭的烙印;《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噶》《紅巖》《青春之歌》《紅雨》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個鮮活的榜樣,老師家長也常以此教育我們,一顆紅心大概就在那里長成吧。到后來,《咱們村里的年輕人》《小字輩》《甜蜜的事業(yè)》無不展示了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我最愛看的要數(shù)反特片子了,《原形畢露》《冰山上的來客》《追捕》等有些現(xiàn)在還清晰記得,有些是只知道名字,說不上具體情節(jié)了。還有不少的外國電影,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一塊空地,一張銀幕,便是我們的露天影院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是在那里,我們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體味著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縱覽了中國一步步發(fā)展的艱辛歷程。在每個人的心中,無論年長年幼,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那是一段銘刻于心的歷史,那是一筆永恒的精神財富。
上一篇: 遙遠里,我們的生活依舊相關(guān)
下一篇: 說不出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