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麥田
多想到鄉(xiāng)間的麥田里走走!
這念頭一起,就隨著河畔的老南風(fēng),很快在某一次城外散步時彌漫成了麥浪,洶涌地沖撞我,剌痛我,并給我無數(shù)難眠之夜,連篇累牘的長夢。
每年城外的第一聲布谷傳進(jìn)小城,我就會有一次輪回似地心靈轉(zhuǎn)換,夢魘一樣恍然忘了今生身在何處?是什么時候,怎么離開了莽野黃土,來到高樓林立的夾縫,剽聽候鳥的語言,而失卻天然的親切?布谷的聲音年年提醒我,城外才是生命的起源,那里的麥田,包圍了我們來世時的血泊。豌豆搭垛的候鳥總在春來時辰聲聲催促,就像臺灣抒情歌里唱的:回來吧,回來嘍!那慈母般對游子的企盼,使麥田的親切更多更濃。
小時候總聽外婆講:在多年以前吶,有一回從麥田邊過,忽聽地里有呱哇哭聲,她順著麥行走哇看吶,竟看見一個頭發(fā)辮,拽出來一看是個女孩,再仔細(xì)一看,那就是你。
這則兒謠迷離極了,把我的童年講得洋洋哄哄的,我常常指著村外的麥田問小伙伴:我就是從麥地里來的,你呢?老年人為我的話笑得流下眼淚,起哄著也要去麥田找頭發(fā)辮兒。這時我才覺得不對勁兒,后來慢慢知道,那故事是世故的老人為了模糊人類的原罪,而蓋上的一塊遮羞布。但這這塊古老的遮羞布,還是蒙蔽了我不少年,我一直認(rèn)為我就是從麥田里拽出來的。為這一拽,我為自已編了很多童話故事,在童年就被人稱作小故事簍。
后來長大了,我才悟出外婆式的精明可真能蒙啊。再后來我也生了孩子,徹底借來了一雙慧眼,不僅掀開了那塊遮羞布,且把人生的起源和每個段落,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晌业呐袛嗥谶@時又出了問題,仍執(zhí)著地相信外婆的故事是真的,并認(rèn)為麥田的故事是外婆為我留下的經(jīng)典。這種近似懵懂的自圓其說,這種對鄉(xiāng)間兒謠的迷信,到底還有什么深隱的情由呢?
最不愿揭開的一幕,也是我長大后讀破了外婆的兒謠,站在麥田里的痛。
因為,我知道一位世界級畫家,在麥田里開槍自殺。還親臨現(xiàn)場紀(jì)念過一位心靈最自由,最具沉默知性的中國詩人,在寫過麥子詩歌之后,也自盡了。
那位油畫家是荷蘭人,名叫凡高。他畫的《有烏鴉的麥田》是他一生最后作的油畫,也是他留給人類最后的杰作。據(jù)說凡高性情冷僻,一直掙扎在藝術(shù)家與世俗社會不相容的處境里,他的畫面上天幕很低,烏云滾滾,風(fēng)暴將要來臨,麥田有三條路徑都伸向了三個不同的方向,而每條道路的盡頭都消失進(jìn)了迷茫,畫面充滿了恐怖抑郁。這位荷蘭畫家不知從哪座塵埃城區(qū)里來,也不知要往哪里去,當(dāng)時的故事像一個謎。但他的畫面卻告訴世界,他來自一個冷酷的地方,一個對人類靈魂失卻了關(guān)愛的地方,一個沒有為藝術(shù)家投以溫度和重視的地方。這個世界冷透了凡高的心,以超低度的寒冰凍結(jié)了他的心,并在某一個霜雪的夜晚收走了他漂落的魂。無助的凡高再也找到不家園了,他在寂莫的城頭不知徘徊了多長時間,才終于想到了麥田。這個最充實,最寬容,最溫和的地方,強(qiáng)烈地吸引了他。他不再多想,選中這片寧靜和干凈,像走進(jìn)母親子宮的水池一樣悄悄地漫身麥海。
走進(jìn)麥田的凡高,再次把他的精神抑郁癥,推到了分裂的極致,也把自已的靈感推到了人類的頂峰。世人誰也沒有想到,我們司空見的麥田竟圓了凡高的畫夢,也提升了這位孤獨偉人的詩魂。又誰知道,這位畫家每一幅名畫的產(chǎn)生,都源于他精神病的發(fā)作,他在為自已的藝術(shù)付出巨大代價的同時,也為人類作出了不朽的藝術(shù)貢。他是在麥田里達(dá)到了后人很難企及的藝術(shù)高度,之后就平靜地歸棲麥浪間,不再回首看人間。
而十八年前的海子,是一位年僅二十五歲的青年詩人。他走進(jìn)麥田的原因,是到麥田里尋找靈感,尋找人世間再也找不到的那種溫情的洋汪。海子寫了不少詩,但都沒有寫麥子的詩歌流傳廣泛,F(xiàn)在的年青人一到麥黃季節(jié),不是想收獲,也不是想麥浪的景象,而是想寫麥子的海子。困為麥田在海子心里是人類最原始的親和的意象,依戀麥子,比依戀母親和愛人更深,這就是麥子的在詩人心靈里的圖騰。海子在離開世界的最后時光里,只身串游了多處外地文友,而這些文友都沒像麥田一樣吸引他。海子為麥子寫下詩歌就拂袖而去。
記得上個世紀(jì)一九八九年,不少人在奔告鬧學(xué)潮的事件,而樂山筆會的幾十位來自全國的青年詩人,卻聚在四川為海子舉行追念儀式。我在筆會上親眼看到西部詩人成夜地為海子靜坐。三月的樂山,不少海外游人在大佛腳下虔誠跪佛,而我們卻沉浸在海子的詩歌精神里,三月的乍寒氣流也無法凍止我們悲壯的夜半。
世界上最熱鬧的兩件事,是戰(zhàn)爭和股票。而詩人恰好對這兩件事都渾然不覺。
凡高和海子,對我心靈的轟動,和麥田一樣年年卷起心潮,無法平息。
五月的麥田是滿山遍野的一片乳池,含有豐富蛋白,營潤人類的和詩歌。我常在心里冥想,老南風(fēng)吹起千層萬疊的汪洋麥波,為什么就吹不走凡高心里的愁云?飽含乳汁或新饃的麥味,怎么也喚不醒海子還生的欲念?麥子的力量夠大了,她讓整個村莊的出動,它擁有專一的節(jié)令,無與倫比的浩闊聲勢,應(yīng)該挽回凡高和海子?伤龥]有,這說明絕世的藝術(shù)家在人世所受的歧視或排異,已到了什么程度。更說明麥子對藝術(shù)家的吸引到了怎樣的境地。
我一讀凡高和海子,眼就盯在了鋪向遙遠(yuǎn)的麥田,心潮也跟著滾沸起來,再也移不動沉重的凝視?v然我在生過孩子后就明白了曾經(jīng)的童話,并為外婆的慈祥講述發(fā)了一通爆笑,但凡高和海子再次讓我想信人類生命中從麥田里來。追尋他們的藝術(shù)精神,回歸麥田,成了我從事寫作時常念頌的宗教,有時走進(jìn)麥田,竟感覺走進(jìn)了一座教堂。一種深度的感染,被她的激情瘋狂包圍,征服,然后卷走。我常常聽著凡高的筆涮涮地抹黃了五月的麥浪,而麥浪再將我也涮涮地旋沒,一起滾騰而去,再也回不到生活著的今塵了。
歲月漂洗了多少往事,外婆的故事仍夾在凡高和海子的麥浪里,慢慢重疊成一種心儀。令人愧疚的是,世上再也沒有為詩歌而死的人了,金錢和名利刷淡了麥田的色彩,也拽走了不少守望詩歌的癡情者,就連逗留多年的文人也鉆入渾沌世俗,不惜營狗蟻蛆,銘記欲望的實利和肉身,不惜讓詩歌形銷骨立。
乳養(yǎng)人類的麥田,曾收容世界級藝術(shù)家幽魂的麥田,我心靈的麥田,難道只能讓最后的烏托幫,流著眼淚跪于田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