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下文為2020年初級《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第三部分第二章第二節(jié)的知識點,還未開始2021年初級審計師考試備考的同學可參考以下內容,提前學習,其他章節(jié)內容小編將為大家陸續(xù)更新,請大家持續(xù)關注!
第二節(jié) 交易性金融資產
知識點:交易性金融資產概述
1.金融資產的概念
金融資產,是指企業(yè)持有的現金、其他方的權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資產:
(1)從其他方收取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權利。如:企業(yè)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
(2)在潛在有利條件下,與其他方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權利。如:企業(yè)持有的看漲期權或看跌期權等。
(3)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yè)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業(yè)根據該合同將收到可變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
(4)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yè)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2.金融資產的分類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
主要包括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如企業(yè)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等。
3.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科目設置
(1)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取得時的公允價值
(2)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期末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
知識點: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一)取得
1.取得成本:按該金融資產取得時的公允價值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交易費用:如手續(xù)費、傭金、印花稅等,在發(fā)生時計入“投資收益”。
【提示】
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以隨時變現,并且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買賣以調節(jié)現金余缺屬于企業(yè)的日常業(yè)務活動,因此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時的相關交易費用,屬于當期的投資費用(即不產生未來經濟利益,不符合資產的特征,因而不能計入取得成本),計入當期損益(借記“投資收益”)。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取得時的相關交易費用計入取得成本。
3.已宣告但尚未發(fā)放的現金股利、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不屬于證券價值的組成部分(不能計入取得成本),作為債權處理,記入“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c“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相同
(二)持有期間收到的股利、利息
1.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分紅或利息到期——直接計入“投資收益”
借: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2.收到股利或利息時(包括收到購入時已宣告但尚未發(fā)放的現金股利、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沖減債權(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三)期末計價
1.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按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c“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相同
2.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將賬面價值調整至公允價值,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未實現的資本利得)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1)公允價值>賬面價值→調增賬面價值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增加數)
(2)公允價值<賬面價值→調減賬面價值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減少數)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提示】
①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可隨時變現,并且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買賣以調節(jié)現金余缺屬于企業(yè)的日常業(yè)務活動,因此,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屬于日?;顒赢a生的損益,應計入當期損益。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或損失)。
但是在交易性金融資產出售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屬于未實現的資本利得,不能計入“投資收益”,而應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②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以隨時變現,企業(yè)不會在較長時間內承擔其價值減損的損失,因此,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計提減值準備。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可以計提減值準備。
(四)出售
記錄收到款項、注銷交易性金融資產所有明細賬戶、倒擠投資收益。
以上內容均來自正保會計網校2020年審計師輔導班老師講解內容,成為付費學員就可查看更多講義、習題與課程!立即購買>>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2000 - m.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